•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巴黎“中国浴场”建筑 庙宇亭台洋溢欧罗巴“东方情”

2019年06月10日 10:4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6月10日电 据《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 欧时大参”报道,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末,欧洲盛行中国风。大到亭台楼阁,小到工艺器物,无不受到欧洲人的热烈追捧,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可以说融入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意大利大道中国浴场(1787-1853)

  位于今日巴黎歌剧院附近的意大利大道(Boulevard des Italiens)上曾经营着十九世纪最著名也是最豪华的巴黎公共浴场。它不仅是法国各界名流、达官显贵的社交场所,同样也是当时外国“土豪”游客的必经之地。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时欧洲崇尚中华艺术美学的风潮,成为中国风建筑的完美体现。它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浴场(Bains chinois)。

  一砖一瓦尽显“中国风”

  中国浴场位于意大利大道和米绍迪耶尔路(rue de la Michodière)的拐角处,由巴黎建筑师桑松•尼古拉•勒努瓦(Samson Nicolas Lenoir)设计建造,始建于1763年,于1787年最终完工。建筑高三层,底层沿街的咖啡馆隐匿在一排怪石嶙峋的苏式园林假山之后,呈现出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之美。

  建筑二至三层则由两根高挑的中式檐柱撑起整个门面,为浴场入口留出一个巨大的中空大厅。柱头部分仿斗拱样式,额枋上雕刻有精致的中式花纹。门面最上方盖有庑殿式屋顶,与建筑主体左右两侧的西式三角屋顶形成鲜明反差,檐角上则分别装饰有四条游龙,弓身曲颈,似欲腾飞之状。屋脊两端并没有雕刻中国传统神兽,而是按照西方人的臆想插上了纤长的燕尾旗。更有趣的是,门面两侧的西洋式房屋各贴了一副硕大的对联在窗户旁,上面还煞有介事地写上了汉字,而这些所谓的“汉字”同样也只是西方人假象中方块字该有的样子罢了,毕竟当时盛行的中国风风格(chinoiserie)夹杂了太多西方人对于遥远东方的不实幻想。不过也正因如此,青瓦红柱白墙的建筑主体外观呈现出极度多元的异域色彩,成为意大利大道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走过入口中空大厅,来到前庭,中国浴场建筑内侧更是别有一番天地。这里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园林,草木葱郁,底层是蜿蜒回转的中式长廊,四周则围绕着马蹄形建筑主体。建筑正中央向内微凸,上方赫然挺立着一个中国传统八角亭,檐下则遵照中国人的习俗悬挂上风铃。青瓦下方的白粉墙上镶嵌着一个个雕刻简单的中式窗棂,与回廊一侧栏杆上的木刻回纹遥相呼应。

  至于设施方面,中国浴场内共有六十多间豪华浴室,每间浴室的墙面上都绣刻有用料考究的棉质印花布。不安于现状、渴望远走高飞的巴黎人能在这里的东方浴室体验到身处异国他乡的奇妙经历。浴场工作人员将自始至终陪伴左右,为手握大把现钞的尊客们提供极致非凡的洗浴体验。花上20法郎到30法郎的门票价格,客人可以在中国浴场里泡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蒸个酣畅淋漓的桑拿,最后再从头到脚来一场按摩。这一切享受完毕之后,如果还有闲情逸致的话,三五好友可以相约底层的咖啡馆谈天说地一番,将世俗尘嚣姑且抛在脑后。

  与清王朝命运共沉浮

  然而此番极乐世界般的光景终究只是过眼烟云。中国浴场竣工后仅过去两年,法国大革命便爆发。浴场作为权贵阶级的聚集处自然成了众矢之的。随着客源的流失,浴场逐渐走向破产的边缘。就在法国大革命愈演愈烈之时,浴场甚至被迫敞开大门,成为政治活动家召开拉力集会之地。

  革命的战火随着拿破仑的上台而被掐灭,气息尚存的中国浴场在新兴的法兰西帝国下苟且继续经营下去。然而面对许多后起的同类竞争者,经过法国大革命洗礼的中国浴场显然难以重现往日风采。1831年,底层的苏式园林假山最先被推倒,由沿街商铺取而代之。讽刺的是,其中一家新开的商铺专营浴具,向巴黎市民大力推销家里就能享用的洗浴设施,店主仿佛有意要亲眼见证中国浴场的日落西山。这无疑让一墙之隔的浴场颜面尽失,原本就已几乎被压缩殆尽的生存空间变得更为狭小。

  1852年,中国浴场终于因经营不善而被转售予巴黎布洛涅森林巴加特尔城堡(Chateau de Bagatelle)的主人赫特福德侯爵(marquis d’Hertford)及其子理查德德•华莱士爵士(sir Richard Wallace)。然而,后者对于中国浴场的接济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仅仅过了一年就将其推倒,移为他用。

  1853年,中国浴场终究还是化作了灰烬,而与它一道灰飞烟灭的还有昔日红极一时的中国风建筑风格。此时此刻,大洋彼岸,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清王朝闭关紧锁的大门,这一击打破了天朝上国的黄粱美梦,更打破了西洋人对于华夏帝国的无限憧憬,中国风从此被欧洲帝王将相打入冷宫。与此同时,法兰西第二帝国大兴土木,佐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在拿破仑三世的委任下,对巴黎市区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引领了一波兴建奥斯曼式建筑的风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栋奥斯曼式的集合住宅从中国浴场的遗址上拔地而起,并保留至今。

  回看中国浴场的前世今生,它也许是生不逢时的,大革命的旋风不可避免地将它卷入浩荡的时间长河之中。然而,从某些角度来说,它的覆灭却又是恰逢其时的。十九世纪中叶正值摄像技术在法国萌芽壮大之时,当时的摄影师恰好用胶卷记录下了中国浴场拆除前夜的珍贵影像,才让今天的世人得以一睹这座中国风公共浴场的真容。除此之外,一位有心的巴黎市民在得知中国浴场被定判下“极刑”之后,特意用瓦楞纸板制作了建筑的微缩模型,原景重现了建筑从内到外的角角落落。这一模型目前收藏于巴黎卡纳瓦莱博物馆(Musée Carnavalet)之中。(张毅伟)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