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壮锦变“潮”出国门 织娘居家即脱贫

2020年08月19日 17: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减贫故事)壮锦变“潮”出国门 织娘居家即脱贫

  中新社崇左8月19日电 题:壮锦变“潮”出国门 织娘居家即脱贫

  作者 陈冠言

  投梭、拉扣、踩踏板,伴随着“哐当、哐当”的节奏感,经纬线在12岁的潘俊欣手中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壮锦。8月17日,潘俊欣在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家中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这项特别的兴趣爱好。

8月17日,12岁的潘俊欣在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家中向记者展示织壮锦。<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陈冠言 摄

8月17日,12岁的潘俊欣在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家中向记者展示织壮锦。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潘俊欣的妈妈李雪娇介绍,她和潘俊欣的外婆黄秀娥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每天都会花2到4个小时坐在织布机前织壮锦。从小耳濡目染的潘俊欣,从去年开始,放学之后,也学习操作机器。不同于其他小孩,潘俊欣学习织锦的毅力异于常人,没过多久就掌握了独立织锦的技巧,成了该村最小的织娘。

  双蒙村板池屯与越南仅一山之隔,壮锦非遗技艺在村里代代相传。8月17日,2020年龙州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收益发布会在板池屯举行,潘俊欣家领到了上一季度的织锦收益6000余元(人民币,下同)。

8月17日,12岁的潘俊欣与母亲李雪娇在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家中向记者展示织壮锦。<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陈冠言 摄

8月17日,12岁的潘俊欣与母亲李雪娇在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家中向记者展示织壮锦。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同潘俊欣家一样,当天该村47名“居家就业”的织娘共领到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派发的收益金14.7万元。其中,48岁的织娘沈秀荣以6166元位居本季收益榜榜首。沈秀荣20岁的儿子多年前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家中还有位80多岁的婆婆,丈夫也不便离村务工。在村民眼中,沈秀荣成了不幸的代名词,于是她时常闭门在家,很少与其他村民交流。

  2016年,广西一家企业在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博物馆、龙州县政府的配合下,在该村建立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利用“在家织锦、居家创收”模式帮助贫困户、留守妇女增收,沈秀荣从那时起开始学习织锦,通过壮锦逐渐改善了生活,成为村民们羡慕的对象。

  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卡介绍,在双蒙村板池屯,全村170多户参加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织锦队伍中就有5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均已脱贫。如今板池屯的女性几乎都学习了壮锦织造技艺,这些织娘利用空闲时间织锦,年收入可达一万元以上。2017年,龙州壮锦技艺工坊成功推出系列织锦产品,目前织锦产量年均增速达15%,年产值接近80多万元。

  贺卡表示,金壮锦公司在传统壮锦的编织中,融入较先进的设计理念,并借助电商平台和各类展会,将非遗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从而免去织娘的后顾之忧。2019年,公司在意大利建立中意壮锦设计中心、中国壮锦文化推广中心,自筹400万资金与国际知名意大利品牌设计团队、中意文化交流协会共同打造中国广西壮锦品牌运营团队,创立广西壮锦品牌杜纳赫卡,把广西壮锦等中国品牌推向欧洲市场。

  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表示,壮锦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泰国锦、老挝锦等东南亚织锦一样,壮锦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材料、制作工艺方面,急需借助科技手段进行改良,同时在用途及市场开发方面也需要不断创新。龙州县文化管理部门将会同相关企业深入整理壮族织锦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现有产品题材、样式、功能,推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争取让传统手工技艺实现“生产性保护”和“推广性传承”。(完)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