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荷兰汉学家施露: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交流会让彼此更了解对方-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荷兰汉学家施露: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交流会让彼此更了解对方

2023年09月16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编者按:
  2023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致力打造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
  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系列策划,约访出席该论坛的部分境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稿件自9月11日起陆续播发,敬请垂注。

  中新社荷兰乌得勒支9月15日电 题: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交流会让彼此更了解对方

  ——专访荷兰汉学家施露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在荷兰汉学界,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被视为青年汉学家的一个代表人物。毕业于荷兰久负盛名的莱顿大学汉学院,施露曾在荷兰驻华使馆工作,2013年回荷兰后创办露华译社(Focus Chinees),致力中国文学翻译,促进中荷文化交流。

  从余华、刘震云到韩寒、张悦然,从长篇小说到当代诗歌,从文学评论到推介文章,十余年间施露翻译中国文学,审视中国文学,不遗余力地搭建一座连接中国文学和荷兰读者的“桥梁”,亦是荷兰翻译界为数不多全职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

  9月中旬,施露赴华出席2023北京文化论坛,就“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参加圆桌讨论。启程前夕,中新社“东西问”记者赴荷兰专访施露,探讨中国文学翻译、海外推介乃至东西方文化交流等相关话题。

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个人经历?当年是如何走上中国文学翻译之路?

  施露:我从小喜欢语言,上中学时就决定大学要学外语。当时我父母想去中国旅游,虽然最后没去成,但留下一些关于中国的书,我先看了这些书,后来又去图书馆看了一些关于中国的书,慢慢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最后决定去莱顿大学汉学院学习中文。

  2002年大学三年级时,我第一次去中国,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一年。一开始感觉所有的东西都与荷兰不一样,“文化冲击”非常大,直到有一次我告诉朋友“这里的一切都不一样”,朋友说“对,但不是很有趣么”,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看法就改变了。

  我本身很喜欢文学,2006年荷兰专门译介华语文学的季刊《文火》杂志(编者注:现已停刊)约我翻译一篇小说节选,我开始翻译中国文学作品;2013年结束在荷兰驻华使馆的工作回到荷兰后,我与另一位翻译家郭玫媞(Mathilda Banfield)合作,翻译了第一本中文书——韩寒的《青春》,之后创办露华译社,专职从事华语文学翻译。

  中新社记者: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最有趣的地方呢?

  施露:中文与荷兰语很不同,有些词荷兰语里没有,比如“炕”。荷兰没有“炕”,没有对应词汇,很多译作就直接音译为“炕”,再解释在中国北方,冬天的时候需要坐在或睡在一个比较暖和的地方,就是“炕”;我正在翻译余华的长篇小说《文城》,碰到很多类似“炕”的问题。

  每位作家的写作习惯不同,翻译时的挑战也不同。我翻译三毛著作《撒哈拉岁月》时,最大的挑战是“名字”。书里的一些人名和地名可能是三毛自己翻译的,我从来没听过,只能根据她的翻译去查找原来的阿拉伯文,然后把阿拉伯文翻译成荷兰语。

  最有趣或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就是如果一本书写得很棒或者很有意思,通过我的翻译可以让更多人看到,那种“共鸣”的感觉特别好。比如,我很喜欢张悦然的长篇小说《茧》,荷兰语译本出版后,得到荷兰报纸和读者的好评,我心里说“写得就是很好,我早知道……”。

  中新社记者:在您的观察中,目前中国文学作品在荷兰的出版情况如何?怎样更好地向荷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推介中国文学作品?

  施露:我觉得面临一些挑战。现在荷兰出版的书越来越多,看书的人却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不光是中国文学作品,连荷兰文学作品也看得很少。

  另一个问题是荷兰读者对中国文学不是很了解,不认识中国作家,不太买他们的书。这些书卖得越少,出版社会出得越少,书店里能看到的中国文学作品也就越少,荷兰读者对中国作家会更陌生,这样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对于推介中国文学作品,我觉得要锲而不舍。除了做好文学翻译,还可以举办活动,邀请中国作家与荷兰读者见面,展示中国文学的魅力。事实上,如果荷兰读者接触到中国文学作品,发现这些作品非常好,可能也会对中国文学作品“越看越喜欢”。

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贵阳市花溪举行。推动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贺俊怡 摄

  中新社记者:您曾表示,希望与中国年轻一代作家保持交流和沟通,帮助荷兰读者读懂当代中国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能否详细阐述这一观点?

  施露:我认为文学会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一方面告诉荷兰读者,中国除了政治、经济、对世界的影响等,还有文化和艺术;另一方面,从这些文学作品里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中国人”,看到中国人的内心;普通荷兰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接触到中国人,但在书里会发现大家的喜怒哀乐没什么不同。

  与上一代相比,中国年轻一代作家关注的主题有所不同,比如书写寂寞、爱情、中年危机、对父辈的看法、当代生活等,我想会引发荷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从中看到中国文学乃至当代中国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也许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改变以往的固有看法。

  中新社记者: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您有何看法和建议?对2023北京文化论坛有何期待?

  施露: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交流会让彼此更了解对方,当然是好事,所以应该努力翻译更多中国文学作品,让这些作品被荷兰读者“看见”,展现中国文学的魅力;如果根本不知道中国有这么好的作品,这么好的故事,“喜欢”无从谈起。

  中国文学“走出去”近些年的做法也越来越专业,如邀请各国译者参加北京书展、组织与中国作家对话、编写英文版作品推荐等;我们译者也要继续努力,不仅是翻译,还可以办活动、做演讲、写评论等。

“译作者的任务”——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活动日前在SKP书店举办。南天赐摄

  这次应邀出席2023北京文化论坛,希望过去10年积累的翻译知识和经验能为论坛作出贡献,我也很期待与出席论坛的中国作家见面,参加饶有趣味的圆桌讨论;总之,尽情享受北京之旅。(完)

  受访者简介:

  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荷兰文学翻译家,创办露华译社(Focus Chinees),致力中国文学翻译,促进中荷文化交流;翻译余华、刘震云、三毛、韩寒、张悦然、鲁敏等中国知名作家作品,在荷兰媒体发表多篇评论文章,推介中国文学。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