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姑苏区:“数字侨务”打造“暖侨敬老”
这几天,家住西美巷的73岁印尼华侨劳华生逢人就会乐呵呵地讲起与国侨办主任裘援平的“会面”――上周,裘援平在苏州调研,来到沧浪街道数字侨务平台的“有线网络社区服务站”,与独居的劳华生老人进行了一次视频对话,贴心的问候令老人开怀至今。去年以来,沧浪街道依托“数字侨务”信息平台,致力于打造“暖侨敬老”生活服务综合圈,深受侨界人士欢迎。
派专人上门送餐
提供问诊服务
姑苏区沧浪街道辖区面积3.25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常住人口近10万人。目前街道辖区内侨界人士597人,其中归侨18人,海外华侨华人174人,港澳同胞19人、海外留学生38人、侨眷348人。该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侨法宣传角等称号。
在“暖侨行动”中,沧浪街道根据侨界人士,特别是空巢老人年龄、健康等状况,将服务对象按红、橙、紫、蓝、绿五色进行区分,并提供不同的服务。归侨侨眷中老年人偏多,街道便请他们到辖区西大街、西美、桂花三个日间照料中心“入托”,享受午餐。而对于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归侨侨眷,则派专人上门送餐;在生活服务方面,社区水电工志愿者为归侨侨眷们维修小家电、检修水电等; 医疗健康方面,“光明巴士”为侨眷筛查眼病,“手心里的阳光”按摩团队为归侨侨眷提供上门按摩服务,“雷允上”老中医为归侨侨眷“望闻问切”提供问诊服务,给予健康养生方面的建议。
寻找共同兴趣爱好
组织大家走出家门
“暖侨行动”由国侨办和市侨办提供资金支持,街道则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被服务的归侨侨眷、街道、政府管理部门定期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打分。每位归侨侨眷还将得到一张侨情卡,每次按摩、医疗膳食、维修家电等服务后,就在卡上对服务的态度、质量进行打分、评等级,由侨务工作者登记反馈到“数字侨务”平台上。
围绕“老有所为”,沧浪街道还积极引导侨界人士参与社区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归侨侨眷找到共同兴趣爱好,建立朋友圈。侨眷王凤芝建立了“鹿麟书院”,带领老年朋友讲国学,诵诗歌;侨眷潘以冰10年来在社区举办了300场科普讲座;李长春、黄佩玉等侨眷爱心接力“温馨小屋”,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服务,成为沧浪十佳新人新事代表。同时,有不少归侨侨眷的兴趣爱好主要集中在书画、音乐欣赏、养生等方面。为此,沧浪街道最近带领归侨侨眷们开展了陶艺书画之旅,组织大家走出家门,去参观、制作瓷花瓶、在花瓶上描画山水,并将做好的花瓶送去烧制、展出。(陈秀雅 张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