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对话沈钊昌:厚重河南是文化行者的沃土乐园

2014年07月24日 14:1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沈钊昌在创作中
沈钊昌在创作中
沈钊昌作品《江山胜揽图》
沈钊昌作品《客家山村印象之一》

  中国侨网郑州7月24日电 (记者 李朝栋)处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位置的河南省,作为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河南美术事业也如火如荼。日前,记者慕名专访了著名画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侨联副主席、河南省华侨书画院院长、河南省美术发展促进会的常务副主席沈钊昌。

  记者:沈院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中新社记者的专访。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习总书记在河南指导兰考县委的学教活动时,发表了诗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引起强烈反响。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河南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五四青年颁奖诗歌朗诵晚会上,采用了您创作的作品《江山胜揽图》作为现场背景,足以见得您作品的成就和影响力,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并请您以此作为切入点概述一下您作品风格,好吧?

  沈钊昌:好的,大概是4月底,我接到河南省团委的电话,说是省团委要在五四青年节时,要举行五四青年颁奖暨纪念习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诗词朗诵大会,并由河南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而直播现场的大屏幕需要一巨幅的山水画作为背景。经专家反复研究,领导审定,要采用我的一幅山水作品《江山胜揽图》作为舞台的大背景。

  他们给出的意见是,《江山胜揽图》恢弘大气,有深意,富有表现力,充分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俊秀。画面中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辉映着俊美的山川,苍松清脆掩映着美丽的家园,青山绿水环绕着那一望无际的田野风光。正是:中原大地风光秀美,江山胜揽城乡一新。这幅作品是我2013年底创作的,已在许多地方发表过,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真要让我概述我自己的作品风格话,还真是有点不太容易。在这里我想借用中国美术家理事、河南书画院院长、河南省美协副主席谢冰毅老师发表在《美术学刊》上的题为《沈钊昌的水墨真髓》对我作品风格的概述,大致是说,我的山水作品,以笔墨写意,以意写景,以虚见实,把山的空灵、气势以及流动之美表现得非常生动。多年的艺术探索,已在笔墨、色彩、构图上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艺术精神。作品既有情感淋漓尽致的酣畅抒发,也有纵横挥洒缜密凝重的生动笔墨。山水画既有北方人的浑莽又有南方人的润泽,集北方的浑厚雄奇与南方的灵动秀雅于一体。

  美中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邓作列,也撰文评述:说其笔下的山水,不管是在笔法、墨法、章法都注重骨法挺拔、高逸苍穆、章法严谨、书卷气浓郁馨香,笔墨潇洒、墨气淋漓,仿佛从远古拂来一股古朴、浑厚、宁静、青穆之逸气。其笔法是传统的,精神是现代的。其集南北山水画风貌与一炉,荟中西古今于一体,更融进了现代审美的语言。其心藏宇宙、意含八方,任性灵中作画,于性灵中发挥笔墨,在学文中培养意境,达到了笔墨达情、心手合一、妙合自然,浑然天成的境界。

  记者:众所周知,您现在是享誉海内外的名人名家,虽然年轻,但成就斐然。记者知道您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能请您谈谈您与河南的缘分吗?

  沈钊昌:我是客家人,1973年生于福建永定。河南是客家的祖根地,当然是我的祖根地。我虽然生长在福建,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河南大学读书到现在,也已经二十多年了,而且这二十多年也正是我青春年华,成长奋斗的时候,一路走来,艰辛与快乐,失败与成功同行,它使我认识了河南、爱上了河南,而且也像一颗回归的客家种子,已在河南这块厚重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所以,我觉得我现在应该是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了。

  其实,1994年河南大学毕业时,几年的河大学习生活,我已对河南的厚重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毕业后带着青年人的要干一番事业的满腔激情,我义无反顾留在了河南。

  现在想起来,一路走来,还真吃了不少苦的。我当时确实是想,一是河南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每一个想做文化事业的人成长的最好沃土。再就是当年走出了大山,就立志好男儿志在四方,并决心一定要干成一些事情。

  那时候,虽胸有大志,但一旦真正步入社会,和自己的愿望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再加上一个刚出校门的外地人,在河南几乎无亲无故。刚开始找工作时又四处碰壁,做过美术老师,干过业务员,设计师、广告人。总之,为了生存,什么活都干。这中间也有过几次彷徨,觉得实在不行就干脆回老家发展。

  我的老家在闽西的美丽客家山村,那里山高地偏,祖祖辈辈靠耕地为生,贫苦的生活,也是自己下决心要走出大山,去外面发展的一个因素。我从小喜欢画画,完全是自己的爱好,家里祖辈和亲戚朋友并没有谁喜欢画画,而吸引我的完全是画中那神秘的世界。那时候,每当我拿起画笔心情就非常激动,整天整天的画都不知道累。1992年进入河南大学美术专业的深造班,开始了系统的美术学习,从基础学起,全心精力投入绘画学习之中。

  记者:了解你的人,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都说您是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客家人,单枪匹马闯河南,在河南这个客家人的祖根地上,您创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子,此时此刻,回首20多年的奋斗历程,您觉得最值得总结是什么?它能给人什么启迪?

  沈钊昌:其实,我并没有他们外面说的那么传奇,要说总结和启发的话,我也只能说,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不但为人处事重要,而且毅力和恒心也非常重要。

  说到创业当初,我最想感谢林雪梅大姐。我们的认识那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大概是在97、98年的时候。林大姐是客家人,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就担任了河南省客家联谊会的会长。我们认识后,当他听说我要从事绘画的事业,并想成立河南省华侨书画院时,林大姐就和我一起去找省领导做工作,帮助我把画院成立,建立自己发展的平台。

  另一方面,文化需要流动,艺术需要交流,对我而言,长于南方,学在北方,受到南北文化的双向熏陶,也正是这些给我了无限的滋养。于是,自己把对南北文化、南北山水的理解与感悟融于笔端,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记者:艺术重在德艺双馨,双馨的艺术才富有生命力。据了解您是个非常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从您众多的社会职务也能看出。您实干而不浮夸更不张扬,在思考和创新中创出了自己的画风风格,堪称河南中青年画家的典范,请您就此作一介绍,好吧?

  沈钊昌:作为艺术,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文化就应该有很重要的教化作用。文化艺术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积极向上,陶冶情操,从艺术中得到启迪,得到精神。作为艺术的传承者和承载者,当然就要德艺双馨。从艺先修德,先修德再学艺。

  另一方面,一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也应是个教育家和慈善家。不能仅仅是为艺术而去做艺术,更不能为名利去做艺术。同时,一个合格的有责任感的艺术家,还应该身先士卒,为社会为艺术去承担社会责任。

  在美术界,他们都说我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其实我也只不过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做了点事情,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谈不上传奇。

  我们组织实施在推动河南文化走出去方面的大型活动,如已经举办几届的“亚洲新意美术家交流展”,时任省委书记的徐光春亲自参加了仪式。在国内我们还首创和连续举办了17届“水墨心境美术展”。自2003年“水墨心境”创始以来,如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七次全国巡回展,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关注,形成了河南美术界的品牌活动。多年来,“水墨心境”为河南广大优秀的中青年画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和创作的平台,凝聚了一批实力派中青年画家队伍,培育了一支河南美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河南的美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河南美术事业的发展、为中原画派和中原画风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的对艺术追求的初衷。

  其实,我总把画院看做“公益爱心书画院”,尽其所能为公益服务。这也许和自己的出身有很大关系。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自己也吃了不少苦,每当看到比自己还差的人,总觉得能帮他们一把就帮他们一把,哪怕是无济于事,起码对受助者是个安慰。而且做公益活动,更能激起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09年在老家闽西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和因贫需要帮助的学子。目前,受益学生已有50多人,同时还为每所学校捐资10万元,建设文化艺术长廊,目前已为15所学校兴建了文化长廊。去年为河南上蔡阳光孤儿院捐助10万元,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捐赠10万元的美术器材。其实我做这些觉得是很平常的事,也从没有对外说过。

  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艺术离不开社会。在创作的同时就应该更多的去关注社会,还要把传承文化作为一种责任。在河南的美术发展中,也需要后继有人,及时培养很有必要。要多帮助理解支持别人,多做些好事善事,利于社会的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人与人才能祥和幸福,社会才能充满正能量。而只有这样去做了,才能发挥一个艺术家的社会作用。

  记者:目前,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迎来了新的机遇。您作为河南中青年画家的代表、省青联的委员、省侨联的副主席,尤其您还是河南省美术发展促进会的常务副主席,这无疑都会促使您在推动河南文化发展中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此,请您谈谈对下一步河南美术文化的发展的愿景和看法?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带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打造中原画派,形成中原画风,为河南的美术发展和繁荣,再创新路再立头功,您如何去实现它?

  沈钊昌:这个问题好。我也经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而且,随着各种有荣誉和社会职务的增多,也越来越觉得社会责任的担子重大。当然我想更多地还是如何推动和发展河南的美术事业。08年,我们专门成立了河南美术发展促进会,而且在具体运作中我们注重在几个方面。比如,如何提升河南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如何培养和打造一批有理想、有活力,能担当、善创造,能创新中原画派的专业美术人才队伍,勇担河南美术发展大业。

  从这几年来看,河南的美术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也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认可。这无疑是与河南美术界各位领导、同仁、画家和创作人员的艰辛付出,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但也必须看到我们自身的差距。我个人认为,为了能使河南的美术事业有更大发展,更大作为,走出去,在海内外形成影响,真正达到和河南的厚重文化,文化大省的发展相吻合,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的制度化开展好这项工作。要扑下身子扎实工作,要形成拳头、形成合力,不能散兵游勇各自为战。

  要形成河南自己的中原画风,而这些也都离不开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中原画派队伍,队伍的建设应是重中之重,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培训培养。这也需要一批有思想、有才华、有公益心的人,去共同谋划每一个活动。要组成老中青队伍,发挥各自的强项,凝智聚力,形成强有力的拳头,各尽所能去在更高层面上去推动和创新河南美术事业的发展。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