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旅日水墨画家李庚:坚持做中日文化交流之“桥”

2014年09月22日 11: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他是画家,头发花白、衬衫西裤、风雅飘逸,却丝毫没有艺术家的张扬;他是教育家,来无俗客、有教无类、温文尔雅,像随时可以长谈的长者;他也是中日交流的活动家,扎根中日、两地奔波、广结好友,不断推广以和为贵的理念。

  他就是李可染之子、海外华侨李庚。日前,在画界著名的 “师牛堂”,他接受我们的访问时说:“我在海外30多年,可以说是吃‘洋’饭、插‘洋’队、做‘洋’师,但目前做的都是一些‘土’事。”

  出身名门 贵在创新

  李庚的父亲李可染是现代山水国画的一代宗师。李庚1950年出生在北京大雅宝胡同甲2号。说起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李庚仍激动不已:“这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宝地。”擅长大写意花鸟画的李苦禅、善用气度恢宏的作品来讴歌时代的董希文、著名木刻版画艺术家黄永玉、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的张仃等大师都曾居住于此。李庚师从李可染、黄永玉、李苦禅,自幼被称为“神童”:5岁开始学画,6岁开始在国内外展览并多次获奖。

  年少得志的李庚并没有上演伤仲永的悲剧,这得益于他的勤学苦练和不断创新。“李家山水有三大精神,首要精神就是苦学。我从小就知道,采一练十、勤奋刻苦,这样才有将来。”读书、绘画成了李庚最重要的娱乐休闲活动,勤学苦练基本画功的李庚在14岁时就代表国家参加波兰世界青年艺术节并获奖。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选择留学日本。

  “走出国门看中国,别样的视野和经历让我对传统的水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30余年的海外经历,不仅让李庚开阔了视野,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李庚凭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在深入研究中国民族传统艺术与西欧古典和当代艺术创作原理的同时,悉心加以比较,体察异同并融于自身创作。

  李庚最引以为傲的经历是伴随奥地利音乐巨匠固斯塔夫·马勒的《大地之歌》乐曲即兴绘制水墨画。伴随着这首融合了李白、王维、孟浩然、钱起山水诗意和后期浪漫派风格的交响曲,李庚用悟性使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国界的巨匠走在一起。他从中感受到交融和创新的艺术魅力,也走上音乐节奏与绘画笔触关联性的研究之路。

  出身名门、坚持创新的李庚师承父亲又别有创建,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曾说他的水墨画“玄韵淡泊,情思淹济,风气韵度似父而更其恣纵迈达,李家山水之传承,或许翻出新局矣。”

  投身教育 重在改革

  “画得好,是一个人的事;教得好,却能惠及一大片!”李庚在日本名门大学京都市立艺术学院取得研究生文凭,之后由日本文化领袖井上靖、梅原猛、东山魁夷、高山辰雄绍等人介绍到日本文学界、艺术界,从此开始了在日本的教学生涯。

  旁人以为他在日本教中国水墨画,殊不知他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日本画系任教,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画系统研究室里仅有的外籍教官。美术教育与研究是他工作的主题,主基调是“改革”:他重建美术大学因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论影响而被废除的大学水墨画课程,被认为是京都第三学派梅原猛的新人之一;他在日本美术界领导人物河北伦明领导的研究班子里负责水墨研究,摸索新体制,曾在日本两所美术大学里导入“水墨画研究学分制度”;他为历史遗产系绘画部分编写教程,将绘画精髓和时代精神融入其中;他在德国、日本经十数年潜心研究,创立《素材+表现》、《从零开始》等新的海外水墨教学研究方法……

  在日本美术教育做得风生水起的李庚并没有忘记国内的美术教育。李庚现为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这并不是一个专门研究李可染的机构,而是以西方研究所模式创办的中国式画院,旨在研究绘画基础,为年轻人创立平台,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创作的专业型与学术型山水青年画家。

  此外,投身教育的李庚遍访海外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对国民基础教育现状深有感悟。在他看来,国内很多博物馆重本地、轻世界、大而空,导致国民视野局限,这种状况急需改进。“中国要建立全面、深入的图形学博物馆,可以让中国人自幼年就培养对艺术和世界的认知,利在千秋。”李庚要建的图形学博物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目标是全球最大,预计在全国建立6个博物馆,既有地方特色,又重在全球视野和人文标准。

  他说:“我今年65岁,争取70岁之前把图形学博物馆做出个样子来。”

  中日交流 文化之“桥”

  他说:“我30多年来,坚持做中日交流的‘桥’,对两国人民有益的事情,我一定要去做。”

  李庚自1980年赴日本留学,如今往来两地已经30余年。早在1993年,他因“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获日本总理大臣宫泽授予绀绶褒章,并获得日本加古川市文化功劳者。

  “虽然两地奔波,但多是传统文化的交流。艺术长青,意义重大,想来‘土’事也不土。”

  作品展览是文化交流的好载体。在日期间,他以平均每月3次的频率举办画展,也带着融合中日绘画、文化特色的作品在国内展出,《未来美术的方向》《两洋的眼》《马勒音乐与绘画展》《大象无形》……名字不一而足,李庚也不知道究竟举办了多少画展,但由画展引起的交流却仍在继续。

  说起中日关系,李庚满眼笃定。他说:“中日是世界上唯一不同民族共同使用汉字的民族,文化中有很多不可分割的地方。以和为贵、同舟共济符合共同的利益,现有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化解。文化沟通交流的大事我要继续做下去。”(聂传清 赵甍源)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