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浙江青田老兵忆抗美援朝经历 怀念异国牺牲战友(3)

2014年10月24日 11:01   来源:青田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五、接受新兵员

  我们侦察连在入朝时,全连有140名战士,加强连经过一次次出生入死浴血战斗,到1951年6月,在短短的7个月里,就有89名战友先后牺牲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就大大影响了连队的整体战斗力。朝鲜战场生活是极其艰苦的。7个月里的每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度过。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尝一口雪;疲倦了,用雪擦一擦脸,在防空洞里打几分钟的盹。7个月里,我们没有换洗过衣服。战士们全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而坚持战斗。因此,连队急需补充兵员,需要一次休整,以增强战斗力。为此,上级命令我连队回国接受和培训新兵。

  1951年7月初,全连50名指战员奉命回国招收新兵员。当我们回到丹东,受到祖国亲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一个个向我们献花、握手、拥抱、送茶、敲锣打鼓,我们非常感动。

  我们连队被安排驻扎在东北大东沟。当地政府乡亲非常热情,腾出最好的房子给我们住宿。第一天我们每个人就忙着理发、沐浴、换洗衣服,经过一天休整,我们每位战士又焕发出革命军人的风采。[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

  紧接着,北京又派来了由全国政协组织的慰问团前来慰问,召开庆功大会,同时,给每位战士颁发抗美援朝纪念章。还给我们战斗立功人员每人奖内衣2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手帕1条、解放牌钢笔1支。手帕上的字和笔记本的花都是祖国亲人用一针一针绣成的,表达了祖国人民对我们志愿军的深情厚谊,真是礼轻情意重呵!

  这样热闹了几天,应征的山东、安徽新兵也陆续到齐。于是我们开始组织新兵投入军事训练,训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思想动员、军事知识、武器使用、进行战地对抗演练,提高他们为国参军打仗的政治觉悟和实战技能,十多天后,训练结束。于是,我们又精神饱满地积极待命,准备第二次入朝作战。

  六、保卫交通运输线

  1951年7月中旬,我们告别了祖国亲人,第二次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战场。

  为了加强后勤部队,第50军149师配属志愿军后勤师,全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连队驻扎在北岸的顺川,担负保卫交通运输线任务,保证公路、铁路、桥梁安全。特别是要保卫清川江大桥。这座桥是贯穿南北的重要运输线,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的任务是极为艰巨的。敌人凭借着空中优势,轮番轰炸破坏我们的交通线,同时派遣特务实施爆破、毁坏交通设施。我们日夜巡视坚守岗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次次粉碎敌人的破坏阴谋。

  有一次,连长用望远镜瞭望,发现对面树梢头挂着一条白布,这显然是地面敌人设置的一个信号标志,用以指示敌机轰炸的方位。这个“钉子”必须马上拔掉。连长就命令我带人前去完成这个任务。我挑选安徽籍陈立银、山东籍张仲贵两人一起同往。三人带着枪械迅速渡过清川江,首先找到挂着的白布条,将他扯去。我们料定敌人一定还躲藏在不远的地方。我们一走,他们还会将白布条重新挂起来,那我们就前功尽弃了,必须将其消灭,才算真正完成任务。但是四周是一片山地树林,敌人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呢?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如果盲目乱闯,可能还会吃亏。正在思考对策时,我发现一棵树上被什么人用刀削去了一块树皮,露出白色伤疤。我又向远处瞭望,发现又一棵同样削去了一块外皮。我断定这是敌人为了防止迷路留下的标志。于是,三人就顺着敌人留下的记号一路搜索,终于发现敌人藏身的地方:他们竟然躲在一个防空洞里。真是天助我也!我立即叫同来的战友去守在洞口边,自己从洞后绕过去,准备包抄敌人。洞内的敌人可能也觉察到外面有响动,慌乱起来。我的两位战友听到洞内有动静,也向我这边靠过来,三人一齐子弹上膛,枪口瞄准洞门口,等候“猎物”出洞。过了一会,三个敌人握着枪,鱼贯而出,我们三支枪一齐开火,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送了命。我们清理了现场,收了敌人的枪械,按原路迅速回到江北驻地,胜利完成了任务。

  我还看过一次敌我两方战机激烈空战的场面。有一天,我正在离清川江大桥约150米的地方执行巡逻任务。突然空中传来敌机隆隆的轰鸣声,从江南上空出现6个黑影,迅速向我方而来,原来美军出动6架B29轰炸机来轰炸清川江大桥。这时,我方上空也出现了战斗机群,原来这是苏联派遣战机前来参战了。敌我两方战机在空中一场激烈的空战开始了,美军两架B29先后被击中,空中冒起两团黑烟,残骸倒栽落地,其余4架一看不妙,就仓惶逃跑了。苏联战机也胜利返航。我和战友们一边欢呼一边向敌机残骸掉落处奔去,打扫战场庆祝胜利。我们的军队和友军一起配合,就是这样一次次粉碎敌人的破坏阴谋,保卫着重要的交通线,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物资供给。

  七、复员回国

  由于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我患上了严重的气管炎,经常吐血不止,身体极度虚弱。1952年4月,部队批准我复员回国治疗。和我同时复员的还有天台县陈孝吉,武义县胡樟根,嘉兴县朱玉良3人。

  岁月匆匆,如今我已是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了。从1950年10月至1952年4月,我亲历了1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军旅生活也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它在我的脑海里仍然难以抹去,它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丰富的内涵。至今我还珍藏着3件纪念品: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手帕和一块救过命的银元。每当我看到这三件珍贵的东西,我就想起在朝鲜战场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我的连队战友以及战斗的每一天,我这颗心就会激动不已!

  战争是惨烈而残酷的。我的连队在1950年入朝时,共有140名指战员,是个加强连,到1951年6月,全连牺牲89名战士。1951年7月回国补充新兵员,第二次入朝时连队又增至140人,在以后的炮火硝烟中,又不断有战友先后牺牲在沙场上。1962年,河南战友猴自然来信告诉我:经过1952年10月上甘岭鏖战,全连仅剩下4人还活着!想起一位位战友在异国他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能活着回来,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是多么幸运啊!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些祖国的无名英雄儿女,让他们的英灵永垂不朽吧!

  作者简介:

  口述人:周祝令  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侦察连战士,青田县卫生局退休干部,现年88岁

  整理人:廖则斌  船寮学校高级教师,现已退休  周  黎  青田县政协常委,青田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