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聚焦广州乡贤文化:历代名人辈出 后人努力传承

2014年11月05日 15:5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祠堂都维护得很好,古风犹存。(《广州日报》/邱伟荣 摄)
祠堂都维护得很好,古风犹存。(《广州日报》/邱伟荣 摄)
中国侨网黄埔古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乡贤辈出。(《广州日报》/邱伟荣 摄)
黄埔古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乡贤辈出。(《广州日报》/邱伟荣 摄)

  我们村里的文化事儿

  系列报道1

  建设美丽乡村,一直是广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弘扬乡贤文化是一条必由之路。乡贤者,乡中贤良之士也。乡贤文化就是某个地域的优秀文化,它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自古以来,乡贤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弘扬乡贤文化,既要挖掘“先贤”历史,反映当地走出的有德有才有功之士,也要发掘“今贤”事迹,找到继承先贤禀赋和特质的传人,使乡贤文化的脉络得以延续,还要吸聚“精英”,以乡愁、乡思动之以情。本报将开辟乡贤文化专栏,集中报道广州本地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开篇语

  古村出乡贤 文化世代传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隅的黄埔村,建村于北宋年间,毗邻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黄埔古港。以“古码头、古水道、古街巷、古民居、古庙宇、古民俗”,构成了“村港一体”的岭南海洋文化特色。2012年11月,黄埔村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首。

  历代名人辈出

  永丰舰舰长冯肇宪、巨商学者科学家一门七杰的梁氏家族、爱国外交家梁诚……皆出于此,被称为“黄埔村现象”。

  除了保留较完好的港村遗迹外,在黄埔村人心中更重要的,是世代延续下来的乡贤文化——这里曾经走出了冒死奋战55天营救孙中山的永丰舰舰长冯肇宪、巨商学者科学家一门七杰的梁氏家族、向美国成功追讨庚子赔款用于开办清华大学的爱国外交家梁诚、身兼三国驻新加坡领事的胡璇泽……黄埔村至今还保存着各个姓氏的祠堂十多座,乡贤文化深深扎根,令这里成为了海珠乃至广州传承乡贤文化的重要平台。

  据村内族谱记载,黄埔村建村于北宋年间,南宋时期已经是“海舶所集之地”,瑞典的“哥德堡号”、美国的“中国皇后号”等著名商船都曾在此停泊。因此,黄埔村出洋人数也是当时广州村落中最多的,涌现出大批历史名人,比如为我国制糖工业作出贡献的农业专家冯锐、铁路桥梁专家胡栋朝等。像这样,一条村落诞生近代史上诸多显赫名人的现象,被称为“黄埔村现象”。

  后人努力传承

  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侨乡,从80年代开始,海外的乡贤也会积极捐资办公益事业。

  近年来,黄埔村的历史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传承。上世纪80年代,市侨务和中山大学的专家为找寻曾在新加坡显赫一时的“黄埔先生”胡璇泽的原籍,几经辗转来到黄埔村,发现不少证明中外交往频繁的史料,知道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侨乡,了解到村中的家族竟有过半移居国外或港澳。于是,他们协助黄埔村整理村史、华侨史,引起了该村旅外侨胞及港澳同胞的关注,并成立了黄埔村华侨港澳同胞联谊会。

  从80年代开始,海外的乡贤积极捐资办公益事业,搞好村中的街灯,在村口建起凤浦亭;还投资在村中办玩具厂、假发厂、电镀厂企业,又捐资共建小学。在香港从商的联谊会会长梁仲彭老先生曾表示:“黄埔村的前辈梁诚、胡璇泽、冯锐等著名人士,曾经为桑梓出了不少力。因此,我们后辈子孙也应该为家乡建设尽力。”

  古迹修缮

  保持传统

  2008年,原广东省社科院院长、著名历史学家张磊教授与长期关注黄埔古村保护的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中大历史系教授刘志伟、中科院华南植物原所长、黄埔村人梁承邺等学者一道致信广东省委,提出对黄埔古村进行保护开发的建议,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广州市决定对黄埔古村进行综合改造,海珠区启动了黄埔历史文化古村保护整治工程。

  经过文化、历史、民俗、古建筑等方面专家与设计单位多次论证,以及充分听取古建筑物主的后人和黄埔村民的建议,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对村内13栋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重新铺设了连接各个古迹节点的街巷,延绵成为3公里长的麻石路。沿着这条麻石路,可以从黄埔古港一直深入黄埔古村,囊括主要史迹,沿线还利用古祠故居建立了一个个纪念馆,将历史传统和黄埔村乡贤的事迹进行展示。

  岭南祠堂文化节

  人文根基底蕴深

  每逢传统节日、双休日,区、街文化部门和联社会在黄埔古村的祠堂街上举行文化活动,举办广绣广雕展等长期艺术展览和免费剪纸艺术传授,组织赏月灯会、粤剧私伙局、古琴演奏会等群众性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黄埔村“北帝诞”大型风俗活动,更是吸引了港澳、海外大批乡亲和摄影发烧友前来省亲参观,年年人数刷新纪录。

  乡贤文化不仅得到大力弘扬,还有了长足发展。去年起,每到重阳节,海珠区都会在黄埔村举办一连三天的“岭南祠堂文化节”,作为“一区一品牌”的载体。

  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根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很多文化精髓从古至今保存完好。

  黄埔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村中完好保存了十多座古祠,折射了广州辉煌的历史,通过岭南祠堂文化节的举办,进一步弘扬乡贤文化,将成为广州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建设的典范。

  经过几年的发展,黄埔古村和古港已经成为了广州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游人可以边走边看,通读这个影响世界的港村合一之地。黄埔村的历史和文化不仅熏陶了本村人,也让不少广州市民和游客耳熟能详,被视为广州的骄傲。(廖靖文)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