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侨乡江门五邑大学:一块展板背后的侨捐故事

2014年11月27日 08:4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江门11月27日电 (记者 杨凯淇)“这里是我们的功德厅,这块长长的展板上介绍的都是曾经向学校捐赠过的慈善人士及事迹,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侨界和港澳同胞。”五邑大学“元老级”教师梅伟强介绍说,自建校以来,侨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极大支持,其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近日,中国侨网记者随国务院侨办主办、广东省侨办承办的“2014年中央媒体广东侨乡行”来到坐落于“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市的五邑大学。

  作为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教学型地方大学,五邑大学建于1985年,因江门市辖恩平、新会、台山、开平、鹤山五区,俗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学校也由此命名。

  已经年逾七旬的梅伟强告诉中国侨网记者,20多年前,在五邑大学建校初期,他带着家人从北京迁回故乡江门,从此便在这里扎根。“我当时的工号是22号,是首批70多位‘元老’级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他笑着说,自己见证了五邑大学的每一步发展,深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离不开侨界和港澳同胞的热心与爱心。

  梅伟强带领记者走进五邑大学“功德厅”,这里陈列着一块长逾十米的展板,每一位曾向学校捐赠过的人士都能在这块展板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从几十元到几千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其实是一连串令人难忘的故事。

  1992年,知名慈善人士利黄瑶壁在病床上签署了一张300万元的支票,3天后,老人因病逝世,这张支票也成为了她继此前多次捐资后,最后一次为五邑大学奉献爱心。

  1996年,伍舜德号召并联合好友共计十位港澳侨界慈善人士,每人出资一千万元港币为五邑大学捐建“十友楼”。镌刻碑文时,“十友”的名字应该如何排序让学校犯了难,伍舜德旋即提出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结果,最初发起捐赠的伍舜德却排在了最后,老人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认为这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不计名利的慈善精神一直在学校中传颂至今。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正如梅伟强所言,五邑大学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港澳侨界慈善人士的心血。

  作为五邑侨乡的最高学府,五邑大学坚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已经成为侨乡及周边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研发的基地,文化传承的纽带,政府决策的参谋,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桥梁”。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海外乡亲给予的力量。”梅伟强说,当地人都知道,在侨乡江门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五邑大学正是侨捐助学的一个缩影。

  据广东省侨办副主任林琳介绍,江门侨乡448万人民和分布在海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万侨胞被称为海内外“两个江门”。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13年期间,全市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赠物43651项,约折合港币68.1亿元。侨捐项目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体、路桥、水利设施及其它福利事业等方面。其中支持教育的项目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7%,目前江门市现存侨捐学校共925所。

  为了给侨捐项目提供足够的保障,江门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建立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督管理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闲置华侨港澳同胞捐建学校管理的意见》等多个文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以来,旅居海外的江门侨胞秉承祖辈爱乡传统,热心造福桑梓,并带动正在崛起的新生代、新移民积极参与和传承。

  “很多江门侨胞都是举家参与慈善事业,呈现出了‘家族传承’的趋势。”梅伟强说,他相信今后江门的侨捐事业会发展地越来越好,成为侨乡江门的一张名片。(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