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中原出席河北省侨联系统干部培训班开班式

中国侨网12月2日电 据中国侨联网站消息,12月2日,中国侨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董中原在京出席2014河北省侨联系统干部培训班开班式。
本期培训班是河北省侨联首次在北京举办,也是与中国侨联干部培训中心第一次合作办学。培训班学员包括省、市、县(市、区)各级侨联干部共59人。中国侨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赵红英,中国侨联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杰,副部长赵珊珊等出席开班式。
董中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董中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央对中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不仅是解决北京、天津、河北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指南,而且体现了对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深谋远虑。河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极,侨联组织大有可为。各级侨联组织和侨联干部一定要从战略意义、战略构想、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四个方面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董中原提出4点希望。一是积极宣传,牢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理念。要宣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刻内涵,阐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贡献。二是汇集侨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构筑更加坚实的基础。要让侨商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吸引更多侨商到河北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侨联组织的独特优势。
三是抢占先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要切实做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抓紧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四是主动作为,对接北京天津侨联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观念对接,增强融合发展意识;实现工作对接,形成合作发展格局;实现活动对接,打造科学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