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闽南“造船世家”坚守传统工艺 打造最长龙舟(图)

2014年12月14日 1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官田龙舟长29.48米,为目前闽南地区最长龙舟 余丹 摄
官田龙舟长29.48米,为目前闽南地区最长龙舟 余丹 摄
中国侨网宗兴船厂头家郑水土师傅已完成龙舟木制工序 余丹 摄
宗兴船厂头家郑水土师傅已完成龙舟木制工序 余丹 摄

  中新网漳州12月14日电 题:闽南“造船世家”坚守传统工艺 打造最长龙舟

  作者 余丹

  “输人不输阵,要做就要做最大!”近日,福建龙海市宗兴造船厂“头家”郑水土师傅在龙海市颜厝镇官田村向记者展示已完成木制工序的“郑氏龙舟”。据悉,该龙舟长29.48米,居目前闽南地区龙舟长度之首。

  闽南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划龙舟已不局限于一项强身健体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更多的是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和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坚定决心。

  为了“备战”来年的端午竞渡,颜厝镇官田村村民自发集资,特邀郑水土师傅打造这条全新的龙舟。

  “郑氏龙舟采用武夷山的杉树原木,长近30米,耗时8天完成了木制工序,目前已基本成型。”郑水土师傅带领记者参观船厂内的龙舟,只见这艘长29.48米,宽1.5米的郑氏龙舟悬空倒挂着,几位工人正在进行后续作业。

  位于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古月港之畔的宗兴船厂,是目前漳州地区最大的龙舟建造地。船厂头家郑水土师傅,是远近闻名的造船好手,自然成为官田村首选的造船师傅。

  “光是衔接船腹的八两双头铁钉就用了3万多根!”据郑水土师傅介绍,制作龙舟的第一步为“开板”,即是将原木切成一片一片木板,然后在进行“水底崎”、“肚壁”、“顶单”、“掘手”、“拍竹”、“水波”、“内抽”等安装组合步骤。

  漳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科科长林瑞红告诉记者,这些令人有些不知所云、宛如“密码”的术语,来源于早期福建传统造船业。

  福建传统造船业是一项要求严格却又相当辛苦的行当,学徒入行一般都在十一、二岁,基本上来自无力读书家庭的子弟,以至后来即便能成为大师傅也基本不识字。

  “这些目不识丁的船家有着一整套造船及水上生活的‘专业术语’,如果不是内行人,谁也无法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林瑞红认为,这些术语无意间丰富了漳州“海上丝绸之路”创发港传统造船工艺的文化内涵。

  据了解,福建第二大河流——九龙江流域物产富饶,盛产建造木质帆船所需的松、杉、樟等物料,为民间造船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郑水土师傅告诉记者,其家族造船历史至少有上百年。

  清末民初,郑水土师傅的祖父郑文庆从曾祖父手上继承衣钵,创办了宗兴船厂。一代传一代,耳濡目染下,郑水土师傅喜欢上造船工艺,并于1969年开始跟随父亲郑俩招学习造船。

  如今,郑水土师承了父亲的好手艺,同类型的龙舟,郑水土师傅打造的龙舟总是要比别人更快更稳,在村民们中口碑极好。

  “年后我们会为龙舟涂桐油灰,然后上油漆,再涂桐油灰,最后装上龙舵、龙桨就可以下水了!”郑水土师傅口中的“下水”,是龙舟打造完后一个庄重且欢庆的传统仪式,寄予了传统造船工匠们深厚的情怀。

  据悉,“郑氏龙舟”将于明年农历四月初一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并参加明年端午节的龙舟比赛。

  闽南俗语称,“一澳头师傅造一澳头船”,每个造船工匠都有了自己独特的造船风格,至今郑水土师傅及其两个儿子仍秉持着父辈的传统木制船舶技艺,打造闽南特有龙舟。而郑水土师傅家祖传船谱等民间珍贵实物,也为漳州着手实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有力证据。(完)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