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深圳市大鹏三盛桥的前生今世:桥中蕴含桑梓情

2015年01月04日 13:07   来源:深圳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

  (广东深圳)大鹏新区有一个名为高岭的古村落,据传有近400年历史。由于原住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迁离,该村如今已无人居住。在这个村子的村口,一座名为三盛桥的古桥格外引人注意。这座桥为何名为三盛?何时建于此?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高岭居民小组。

  ◆三盛老桥连侨心

  高岭古村居民小组现存约50栋老屋,有不少已经倒塌衰败。藏在半山之腰的古屋,远眺正前方的大海。我们来到此处时,山鸟啼叫,一两只雄鹰在高处盘旋,蜜蜂绕着山花飞舞,一派世外桃源的气象。

  阵雨过后,上山的石头路湿漉漉的,稍不小心即会滑倒。进山不远处有一座石板桥,名为“三盛桥”。桥面厚实古朴,桥端竖有初建于“民国十五年”的功德碑。古桥为何名为“三盛”?居民小组组长周越告诉记者,这其实包含着一种家族的荣耀。百年之前,高岭古村居住着周、李、黄三家大姓,随着时间的变迁,不少人远赴国外打拼,赚到钱后第一个念头便是回报家乡,于是,这三个姓氏的华侨便共同出资建造这座桥,将其命名为“三盛桥”。

  对于为何会集资建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民国十四年前后,村里人的日常饮水取自桥边的小溪。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一名妇女外出打水时,不小心跌倒在溪水里,不幸丧命。当海外华侨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约而同地表示要为家乡造一座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之下,这座石桥很快建成,直到如今,此桥虽历经风雨,但仍然坚固如新。

  周越介绍说,很多年前,高岭村就用上了自来水,可能是当时深圳最早用上自来水的村庄。全村的自来水管、水池等由华侨同乡投资修建,约建于1936年,所用材料大多为进口。在山上的旧址中,山泉水源、过滤池、进口水管等仍保存完好。

  ◆最早学校华侨造

  站在三盛桥上,人们可以看到一栋两层高的楼房。在这座西洋风格的建筑正中间,书有“高岭学校”四个字。在该校读过两年书后,周越和小伙伴们走下山继续求学。

  当年,华侨从国外带来西洋建筑理念,并在修建学校时借鉴了这一理念,比如在圆形大拱门、希腊多立克柱式以及广场的设置方面。置身在高岭学校的废弃建筑旁,记者不由感叹,中西文化竟然在这个海滨小村和谐相处。由于一部分原住民前往南洋、港澳等地,其他居民搬至山下的高岭新村,高岭古村被彻头彻尾地废弃,这使得它有着与深圳东部众多古村不同的味道。

  如今无人居住的高岭,整体呈现出一种孤寂、破败感。步行其间,不少曾经由华侨捐建的房屋还很坚固,如高岭学校和一些民居的屋基和窗棂以花岗岩为材料,厚实牢靠。因为年久失修、无人看管,破败倒塌的房屋也不少。然而,无论完好如故还是破败不堪,牵牛花的青藤一一在其上面爬过,形成一堵堵绿色的墙,紫白色的花朵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复一年,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围着裸露的木梁和木窗飞舞;几处老房子左侧,当年人家栽种的木瓜树,结着一串串青木瓜;临近黄昏时,霞光将远处的海面映衬得异常壮观,为静谧的村落添上一份热闹。

  ◆记者手记

  在高岭古村寻梦

  这是怎样一座桥?它是大鹏新区华侨们通往家乡的一座桥,也是联结大鹏新区海外乡亲的风雨桥。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道出的乡愁,也是曾经在高岭古村居民小组成长、生活过的数百名华侨心中的所思所想。

  少小离家老大回,相隔时光几重重。在海外打拼的乡亲们从南洋购来自来水钢管,率先为这个海畔小村装上了自来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半生漂泊的侨胞来说,寻旧成为回乡探亲时最重要的功课。伴随童年一起成长的木瓜树、牵牛花还在,老房子前的门窗和石槛依然无恙,也许,就是这些风物,让这些外出找生活的村民,不至于在异乡丢失最初的梦。

  有时,故乡旧地很遥远,宛如老久旧梦。而今,高岭这样的古村落,仍然牵引着这座城市里的原住民和“新客家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于繁华中拾就落寞,于激流中选取静处,在寄寓身心的同时,找寻这座城市的昨天。(林琳)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