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侨批现“天一局”字样 为华侨创办邮局

角美流传村的天一总局。(《厦门日报》/如意 摄)

漳州民间发现的侨批。(《厦门日报》/如意 摄)
近日,(福建)漳州民间发现了一封历史上的侨批,它是海外华侨写给故里亲人的信。该信写于民国年间,信中提到“曾由天一局寄去(银元)”。尽管在闽南民间至今仍有大量的侨批存世,但明确提到天一局的却很少见。
这里所说的天一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邮局,全称“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简称天一总局或天一局、天一信局。系旅居菲律宾华侨郭有品于公元1880年(清光绪六年)创办于其家乡龙溪县流传社,即现在的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流传村。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896年清朝光绪皇帝才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的官方邮局,天一信局的出现比官方邮政信局早了16年。天一信局旧址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南洋”风格建筑,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于流传村。
信中还出现 “大字逾期”等词汇,何为“大字”?其实,民国时期的护照是一种“大本子”,当时的闽南人根据本地语言习惯遂把护照称之为“大字”。所以说,所谓的“大字逾期”说的就是护照过期的意思。
通读该封信,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当年写信人曾经乘坐“万悦”轮赴南洋,行程中惨遭疾病纠缠,生意失败等讯息,感受到当时的华侨在国外谋生之不易。小小的一封家信即是民国年间在海外打拼华侨的生活缩影,也是我们考证我(中)国邮政金融和华侨发展史的有力凭证。(江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