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留学生走进上海社区 为残障人士送新年祝福


中国侨网上海2月11日电 (记者 叶艺勤)“Love in any language,straight from the heart,pulls us all together,never apart……”
11日正值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奖学金留学生前往上海杨浦区四平社区,看望“阳光家园”的残障学员,并献上了一曲《Love in any Language》。
来自俄罗斯、日本、肯尼亚等10个国家的近20名留学生入乡随俗,带着礼物和祝愿与残障学员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午后时光。
尽管汉语还不是很流利,留学生们很快就和“阳光家园”学员们找到共鸣,一起吟诵《三字经》、经典唐诗《悯农》、《春晓》、《静夜思》等,简单的语言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大家还一起做手工、玩游戏,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联欢为冬日的“阳光家园”增添了一份暖意。
虽然时间有限,但是留学生们与学员们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白俄罗斯的孔子学院将奖学金留学生安雅表示,很开心自己的公益梦想能够在中国延续,“希望今后常来看看他们”。
来自波兰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严立行同样认为,在一个多月的寒假里,能有这样的机会与中国居民交流沟通,“感觉很好”,“我在我的国家也当过志愿者,在中国也能够帮助别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据悉,在同济大学的留学生中有不少学生热心公益,且有着丰富的志愿者工作经验。他们来到中国后,不仅希望学习汉语,更希望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一直积极探索留学生培养路径问题,力求在提升留学生汉语能力的同时,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接触中国社会。
在“街校共建协议”框架下,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四平街道长期开展合作,曾多次成功合作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留学生提供了解中国社会的良好平台和途径。
此活动是学院践行同济大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的一次新尝试,希望能够依托社区的平台,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回馈社会的机会,更希望能够将留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