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百名画家画潮汕 汕头华侨试验区将添文化“重器”

2015年03月20日 09:0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南方日报》/王俊峰 方淦明 摄)
(《南方日报》/王俊峰 方淦明 摄)
中国侨网创作中的《潮汕胜景图》。(《南方日报》/王俊峰 方淦明 摄)
创作中的《潮汕胜景图》。(《南方日报》/王俊峰 方淦明 摄)

  多情山水美如画,画中景致含千秋。

  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展现潮汕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潮汕胜景图》创作目前进入中期,秀美景色逐渐跃出纸面。为把握创作进度,及时调整细节问题,日前,汕头市邀集20多位潮籍画家齐聚广州,对画卷初稿进行了交流探讨,并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

  这幅长60米、高1.5米的巨型画卷,是潮汕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凝聚着百位潮汕籍画家的智慧和心血,更将成为潮汕人民乃至全世界“潮人”的情感寄托。据悉,该画卷的创作可于6月份完成,届时将由著名潮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名、广东省委原书记吴南生同志题跋,并将永久陈列在汕头市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成为镇馆之宝。

  最新进展▶▷

  初具雏形 创作团队共商细节

  17日下午,一辆从汕头开出的大巴车到达广州,停在了越华画院内。一同前来的有参与《潮汕胜景图》创作的画家,也有文化学者和媒体记者,他们将共同见证画卷的关键性创作。

  进入画院创作室,一幅延绵于整面墙壁、透着纸墨芳香的巨型画卷出现在眼前。长卷上的山水、建筑虽然只是初具形象,但仍显得气势恢宏、摄人心魄。画卷上方并列贴着一张张草稿图,墙角还有供画家们参考的潮汕地区实景照片。在几张陈放画具的桌子上,蘸着墨汁的毛笔从砚台里支了出来。

  画卷的创作意向萌生于2013年初,2014年6月正式启动,目前进入到中期,草稿已经完成,关键的正稿创作开始。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画家曾松龄、许固令、许鸿基、李东伟、黄战生、卢小根、陈映欣等团队领军人物来到画室,探讨目前画卷的创作情况。

  从墙角一侧开始,专家学者们仔细观摩画卷的细节,对景点位置、比例,画笔的粗细及构图等提出意见。“这座建筑的比例有点小,可修改一下”“相邻的几座山形状雷同,层次不够丰富,应当有所调整”“这一处画笔运用不够细腻,值得商榷”……从画卷的这头到那头,从山川庙宇到江海树木,画家们对每个部分进行仔细斟酌,集思广益,提出看法。

  浏览完整幅画卷之后,专家们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为了给创作者提供直观参考,几位专家提笔蘸墨,走到几处需要明显修改的地方,挥舞起手中的画笔,对景物进行重新描摹。新鲜的墨迹浓烈显眼,但很快就融入到了画卷之中。

  历史定位▶▷

  打造文化重器 凝聚共同情感

  联合百位潮汕籍知名画家,创作这样一幅宏大的画卷,难度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精密构想与深远意义?

  据介绍,为充分体现潮汕大地的迷人魅力,展示潮籍美术家的艺术风采,提升汕头作为区域文化中心的城市文化品位以及构筑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园,2013年,汕头市委从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邀请潮籍知名画家集体创作百米画卷《潮汕胜景图》的构想。

  潮汕地区是岭南的文化重地,文化气息浓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一起构成了当今岭南三大地域文化。在这片风光旖旎的土地上,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饱含着无限意蕴。潮汕地区文化名人辈出,潮籍书画家更是人数众多,声名远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组团。因此创作这样一幅画卷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画卷创作工作由汕头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特邀许钦松领衔创作,百位海内外知名潮籍画家共同参与。为做好画家联络工作,汕头市分别在汕头和广州设有联络处,还组织有关文史专家、美术界人士多次进行研究,从潮汕地区的自然风光、经济建设、文物胜迹、潮人俊彦等方面提炼创作元素重点,形成了创作方案和初步创作构思。

  根据方案,《潮汕胜景图》以潮汕地区的“三江五山”为整体骨架。具体构图上,以五大山 贯穿画卷左右,包括揭阳境内的大北山、大南山,汕头境内的桑浦山,潮州境内的凤凰山、莲花山;以三条江贯通画卷上下,从左到右呈扇形展开,练江、榕江、韩江由上至下汇聚至汕头出海。此外还以近现代文明为主,在依山傍水的大环境中,以潮汕社会、文化特色的元素作为绘画的主要内容。

  艺术价值▶▷

  百名画家通力协作欲出传世珍品

  为创作这样一幅巨作,画家们采取了分工协作、各展所长的方法。画卷被分成许多部分,每个部分由最熟悉的画家进行创作,最后再由几位专家从总体上进行统筹把握。

  由于画卷篇幅惊人,容量巨大,画家们必须对当地景物非常熟悉,胸有成竹方能下笔。于是在创作前期,汕头市还专门组织了画家们进行实地采风。潮州凤凰山、普宁大南山,韩江、练江、榕江……这些潮汕著名景物旁都留下了画家们观摩的身影。由于画家们本就是潮汕当地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很深厚的情感,采风之后更加熟悉,情感更浓。

  画卷在创作中也存在不少困难。画家们风格各异,作品怎么协调?潮汕地区风景名胜众多,采用什么方法能完美地融入到一幅画当中?专家们就这些问题不断作出探讨,提出修改意见,有条不紊地推进画卷创作。创作人员表示,只有重视每个细节,才能孕育出艺术珍品。

  对于画卷的创作,潮汕地区各界人士均十分重视,牵动人心。“《潮汕胜景图》用笔墨描绘潮汕地区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为潮汕大地留下宝贵的文化财产,这不仅将有助于展现汕头作为粤东区域文化中心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将展现潮汕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说。

  团队领衔人物许钦松也认为,胜景图的创作既是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潮汕地区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这一恢弘画卷不仅将整体展现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同时也是一个展示潮籍美术家艺术风采的难得机会。”他介绍说,潮汕大地是培养画家的沃土,通过《潮汕胜景图》的创作,将把当代百名有突出成就的潮籍画家汇聚在一起。

  目前,画卷创作进展顺利,按计划可于6月份完成创作,并将永久陈列在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让这样一幅珍贵的艺术精品流芳千古。

  ●焦点释疑

  百人画风不一,如何协同创作?

  一百个画家有一百种风格,如何将各种风格有机融合避免杂乱,这是主要难点;各位画家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创作时间如何协调是另一大难点。

  据主创人员介绍,画作开笔之前进行了集体讨论,把一些标志性景观先定好位置,然后穿插着画,并不是一个人画一个场景。有人主笔,有人画细节,这样能够避免画风迥异有割裂感。画家们分别对其最熟悉的地域创作草图,在底图打好之后,又由擅长色彩画的画家进行着色,这时候创作就相对集中在几位画家身上了。

  许钦松认为,虽然潮汕地区在行政区域上划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城市,但是潮汕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潮汕胜景图》必须做到一气呵成。

  自然人文兼有,如何融合虚实?

  《潮汕胜景图》以五山(大南山、大北山、桑浦山、莲花山、凤凰山)、三水(韩江、练江、榕江)为框架,穿插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人文景观而成,如何才能做到杂而不乱呢?

  据主创人员介绍,一些标志性的建筑,需要写实地在画中呈现,但必须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比如云雾,可以让一些标志性建筑隐约其中;又比如海水,可以作一些抽象的连接。虚实结合,才能真正画出意境。

  主创人员举例——大胆地调整角度,对景观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从笔架山往古城的方向来布局,这样从韩文公祠、广济桥、广济楼延伸入古城,从牌坊街到人民广场,右面有西湖渔筏、金山古松、北阁佛灯、鳄渡秋风乃至金山大桥等,左面则渐次铺陈韩江大桥、凤凰时雨、韩江水利枢纽等,古城八景与现代地标浑然一体,尽收眼底。

  ●创作者说

  中国美协副主席 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

  承载念想 寄托乡愁

  百名潮籍知名画家集体创作《潮汕胜景图》,这是史无前例的。潮汕的地域文化特色很鲜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华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画家们一批批地成长起来,在海内外都很有影响力。潮汕人居住在世界各地,但故乡永远是他们的根。希望《潮汕胜景图》能够寄托他们的乡愁,承载他们的念想,见图如见故乡。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曾松龄:

  别画太满,才会耐看

  观众看一幅画,视野只能看到6—8米,因此60米长的《潮汕胜景图》至少需要三四个压得住阵的主画面,这样才有起伏,才会有气势,不会审美疲劳。有一个误区一定要避免:不要因呈现的内容多而画得太满,要留白,要空灵,这样的画才耐看。

  旅居海外35年的著名华人书画家许固令:

  主攻人文创作,发挥空间不小

  我刚刚从海外回来,马上就参与到了《潮汕胜景图》的创作之中。几个月前我就接到了这幅画的构想,我也进行了仔细思考,希望一些不同的思维能够带来一些新启发。我主攻戏曲脸谱创作,特长在人文方面,《潮汕胜景图》中人文内容占的比重也不少,我的特长也就有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广东画院画家黄战生:

  画出特色不难,难在画出意境

  目前《潮汕胜景图》进入到了调整墨稿,逐步上色的阶段,经过集体协商,拟采用淡彩。我认为创作这幅画最难的不是画出特色,而是画出意境。画面是满一点好,还是空灵一点好,画家们都有争论,这些在初稿上都要继续调整。以现在的进度,6月份完工没有问题。

  国家一级美术师李东伟:

  山水互相穿插,风土人情点缀

  潮汕五山三水,特色各有不同,所以要进行整体规划。山与水互相穿插、风土人情则点缀其中。我们经过集体讨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而是要展示当代潮汕的风貌,所以机场、高铁的元素都在其中有体现。这些现代的元素如何与传统山水画相融合,对我们的创作是一种考验。

  广东画院画家陈映欣:

  写意写实结合,带着感情创作

  此次集体创作有一个优势,就是潮籍画家对潮汕地区的各种题材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大家都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感恩之情进行创作。写意和写实之间如何调和,是我目前对这幅画考虑最多的问题。我认为不能平均用力,虚功要实做,要尽量做到任何一个场景都能在实地找到对应点。

  创作历程

  2013年初,汕头市委从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邀请著名潮籍画家集体创作美术巨作《潮汕胜景图》的构思。

  2013年5月,汕头市委宣传部分别在汕头和广州设立联络处。创作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特邀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领衔,并邀请海内外知名潮籍画家共同参与。

  2013年5月21日,汕头市召开百米画卷《潮汕胜景图》创作座谈会。

  2013年6月至2014年初,汕头市组织有关文史专家、美术界人士多次进行研究、探讨,形成了《〈潮汕胜景图〉创作方案》。

  2014年6月19日,汕头市召开百米画卷《潮汕胜景图》创作启动仪式,许钦松率领在穗潮籍部分著名画家和陈政明等汕头知名画家共商创作,集体开笔。会后,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会见了许钦松一行。

  2014年6月20日至22日,汕头市组织潮籍画家约30人深入到潮汕地区有关景点景区、特色民居建筑进行采风、写生,搜集创作素材。

  2015年1月7日至10日,《潮汕胜景图》在广东省越华画院开始进入现场创作,许钦松亲自领衔创作,来自广州、深圳、汕头、潮州、揭阳等地20多位知名美术家参与创作活动。

  2015年1月30日,汕头市正式邀请著名潮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为《潮汕胜景图》题写名称,邀请广东省委原书记吴南生同志为《潮汕胜景图》撰写跋文并手书。

  2015年3月底,预计完成全部作品的基本山水框架和主要元素。4月底完成作品的细部创作、色彩渲染和全面调整。5月底前完成作品的落款及题跋等工作。(王俊峰 顾大炜 黄学佳 陈群 李劲)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