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籍印尼侨胞兴学办医 后代接力家乡公益

清明节期间,66岁的印尼侨胞林婉香带着87岁的妈妈李兰英,深情地回到眷念的故土——(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专程到已故宗亲林文图先生的墓前祭扫,还前往南海中学和华侨医院,分别看望学校师生及医护人员。
“林文图先生是我爷爷的大哥,15岁时远渡重洋到印尼,虽身居海外但挂念家乡,他认为家乡要有一所好的学校和医院,就决心把在国外挣的钱全部用于家乡建设。”林婉香回忆说。
这就是1958年,印尼侨胞林文图创办南海中学,林德昌等人创建仙都华侨医院。
爱国侨胞林文图创建南海中学
林婉香拿着一叠材料说,林文图于1888年出生仙都镇招山村,他经历了艰苦的创业,终于在商海中事业有成。林文图十分爱国,他支持抗日,为新中国解放捐资捐物。
因为思乡爱乡,1957年,年已七旬的林文图毅然离开亲属,怀着浓厚的桑梓情怀,只身回国定居于漳州市华侨新村。
第二年,他回到家乡,得知仙都还没有一所中学,当时到县城还没公路,学子要跋山涉水到四五十公里外的县城上中学,十分不便,他决意创办中学。
在南海中学的校史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让人感受到学校的创办与变迁。
“华侨对学校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海中学党支部书记蒋明清说。
当时林文图捐资办学的意向得到政府的赞许,他们就择校址、定校名。县领导提出以“文图中学”为校名,林文图则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发动其他侨胞来共同办学,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完善,他提出以“南海中学”为校名,寓意为南洋海外华侨创建的中学。
林文图首先捐献人民币7万元作为建校经费,1958年3月13日,南海中学破土动工。
林文图义举感动乡亲,因挑石头人力不够,招坑村唐必华、唐文烧等十几户村民义务地为学校捐献石头。
“当年8月,南海中学建成校舍面积3964平方米,开始招生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漳州市第二所侨办中学。”林婉香说。
1958年至1966年,林文图给南海中学捐资计25.4万元,还资助建设华安华侨医院和漳州侨联办公楼,捐款给漳州华侨中学和华侨小学添置教学设备,还赠送一批较为先进的医疗器械给龙溪专区医院。1965年由其女婿曾国靖从他存款银行中取出4.5万元,修建招山石拱桥。
由于他对家乡公益事业贡献特别大,曾被选为漳州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漳州市侨联第五届副主席,并多次受到龙溪专员公署、华安县政府的表彰。
1960年7月20日,林文图病逝。1995年11月,他的遗骨从芗城城郊迁回家乡,建墓于招山山尾林山麓。
蒋明清说:“这个墓就成为爱国爱乡教育的一个德育基地,学校今年和往年一样,组织师生为其祭扫陵墓,缅怀他的事迹,感念他的恩德。”
林德昌带头捐资创办华侨医院
侨人侨心同归乡。同样在1958年,印尼侨亲林德昌、林开松、林同秀、刘致雨、林显景捐资5万元,在仙都洋坑尾创建漳州市第二所华侨医院——仙都华侨医院。
院长陈火华说,当时兴建门诊楼和病房各一座,属于土木结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1959年建成并开诊。
1960年~1966年,林德昌等侨亲赠送进口救护车、万能手术床等一批医疗设备,林德昌、林文图、刘致雨共捐6万余元,用于扩建华侨医院病房,面积1150平方米。此后,黄文生、林金声合捐港币5万元添置医疗设备,林木根赠送手摇车一架。
医院工作人员黄育智说,在广大侨胞的支持和捐助下,华侨医院的建设和医疗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很多周边乡镇患者群众都慕名前来就诊就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建院40多年来,共诊治患者50多万人次,住院治疗达3万多人次。
侨胞后代接力家乡公益事业建设
“南洋钱,唐山福”这句话长期以来一直在海外流传着。跨越世纪,割不断远隔千山万水的海峡乡情,中学和侨院均得到了许多背井离乡的印尼侨胞的持续接力,他们在海外艰苦打拼,省吃俭用,心系家乡,慷慨无私捐资捐物,续写了一个个热心公益事业的感人故事。
“1999年,我首次回到仙都,是跟宗亲林英年回来的。”林婉香说,“当时在侨院看到产床只有一盏灯,我心里大哭一声,为什么老前辈创建的医院还是这么落后。后来知道医院也很无奈,因为没资金。”
此后,林婉香多方奔走,跟林文图的后裔、宗亲多次沟通。1999年林文图的儿媳陈忠娘捐资6万元、女儿林枝娘捐资1万元,建设妇产科病房和添置一批医疗设备。
2005年10月1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华侨医院门诊大楼举行落成典礼,大楼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 ,总投资130万元。
在侨院的捐资芳名录上,笔者看到从建院至今有40多名侨胞为此慷慨捐资百余万元,其中林英年、林英贤、汤月里分别率子女共捐资79万元,林婉香捐资7.0688万元。
侨胞不仅帮助侨院,而且支持南海中学。蒋明清说,2013年,学校编了《兴学丹心映南海》地方课程校本教材,反映南海中学海外华侨捐资办学历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仙都华侨兴起了创立学校奖学金的热潮,其中1991年1月登记成立的仙都人才开发基金会,林金声发动海外侨胞62人捐资美金8.15万元,如今基金会仍在运作、奖学。
1986年,福建省政府授予南海中学董事会华侨捐资办学银质奖章、“乐育英才”等荣誉。同时,多次授予林金声“热心兴学乐育英才”金质奖章。1999年,福建省政府授予詹联对“热心兴学乐育英才”金质奖章。
南海中学创办后得到林金声、黄文生、曾国靖、蒋永忠、林婉香、林德昌、林津玲、赵泽森等50多位侨亲的热心鼎力支持,侨亲为学校捐资捐物至今已逾100多万元。
“华侨医院、南海中学就像侨胞的家,从1999年至今,每年清明节我都回乡一趟,到林文图的墓前祭扫追思。每次会到医院、学校走走看看。”林婉香说。(通讯员、黄阿彬、蒋敏学、黄树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