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福建永春漆篮:120万海外永春籍侨亲的乡愁寄托

2015年04月13日 09:4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永春漆篮工艺把“竹篮打水一场空”变成“竹篮打水水不空”。过去能够购置这种盛篮的人家,那可是非富即贵。
    永春漆篮工艺把“竹篮打水一场空”变成“竹篮打水水不空”。过去能够购置这种盛篮的人家,那可是非富即贵。
中国侨网

  福建永春的龙水漆篮,跟永春籍华侨华人一样,足迹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你一定很难想象,现今,每回永春寻根祭祖的永春籍华侨华人,返乡时,总要带上几个漆篮。对于120万海外永春籍华侨华人而言,漆篮,不仅实用,还成了思乡之物,是海的那头最绵密的想念。

  龙水村,原名“水路村”,仙夹镇一座半山腰的村落,下雨时,山上来的水经过却不停留。这个村的村名因留不住水而得名。龙水村也留不住人,因山地贫瘠,以种植毛竹为生,也是永春县出南洋最多的村。

  但恰恰是穷则思变的龙水村人,将竹艺和漆艺融合于一体,制作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漆篮工艺”,一举颠覆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宿命”,可以“竹篮打水水不空”。2009年6月,“漆篮工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00年传承 东南亚华人世界成为漆篮最大的市场

  记者驱车从永春县城出发,沿着500多米高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云雾袅袅,峰峦叠翠,20分钟十六公里的山路,来到了坐落于永春西南隅的仙夹镇龙水村,这个因“漆篮”而得名的“仙乡”。

  随便走进龙水村中的人家,就能见到上了年纪的村民系着围巾,套着袖套,坐在装着油灰的桶边,一手持杉皮灰板,一手持竹篮,埋头灰蓝。

  关于漆篮的由来,龙水村有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相传龙水村的一对夫妇,妻子善编制竹篮,丈夫精于漆艺。一日,丈夫为在山那边种地的妻子送饭,提着的竹篮里放着一碗粥和一碟菜,不想在跨越一条小溪的时候滑倒了,篮子打翻,粥从竹篮的孔里漏的所剩无几。这位漆匠在惋惜之余忽然灵光一现,回到家里,将桐油灰刷在竹篮上,形成了最早的漆篮。

  据《永春县志》关于漆篮最早的记载,漆篮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从明正德年间开始,龙水一带的油漆匠,便开始尝试给传统产品竹编篮、盘等日用器具上漆,发现上过漆的竹器具不仅坚固耐用、不褪色变形,而且还可耐酸、耐碱。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漆篮开始流传,并且经久不衰。

  几百年来,工匠们不断创新,开始模仿油漆家具中的雕花绘画,在竹篮的提梁、篮盖、篮体上精心地装饰各种优美的金色图案。从此,这种具有高雅古朴、端庄大方、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的永春漆篮在闽南一带流行,成为当地人们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时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或女儿出嫁时陪嫁品。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漆篮”最大的市场还是东南亚的华人世界。

  陪同记者采访的泉州市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梁泉介绍说,从十八世纪起,闽南开始有大量人口下南洋,离开故土的人们,在走亲访友、迎神祭祖、女儿出嫁时,仍然习惯用“漆篮”,因此回乡时,就没忘买了返回时带上。渐渐地,成了风气,需求大了起来,对海外的漆篮贸易也就出现了。

  几年前,马来西亚马六甲市政府附近的一条街道两旁摆放的水泥花盆曾经全部仿制成各种“漆篮”的形状,堪称一景,也是漆篮盛行东南亚的有力证明。

  漆篮的复兴 从古人的“外卖盒”到今人的工艺品

  在龙水村的村部大楼见到龙水村村支书郭志煌时,他正和木匠工人们商量着在村部大楼内修建一个漆篮历史文化展示馆的事。而村部礼堂的厢房也是漆篮生产车间,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破竹子、抽竹丝、编竹篮、上油灰、安金线……

  在漆篮制作最基础部分的车间里,一根根竹丝在几位满头银白的老工匠手上翻覆自如,被“操纵”得服服帖帖,而眼前摆放的篮子成品却没有任何参照模型。

  在漆篮工艺抽竹丝环节,现场一番手指“流血”体验后,记者不得不钦佩,这一根根形如水杯的竹子,是如何被破成细如琴弦的竹丝,再在工匠的手里,以篾片为经,篾丝为纬,一横一竖一弯编制成了小到可以一手盛满8个的小篮子。用老人们的话说,“这是与生俱来的祖传技艺,村里几乎人人都会。”

  即便这样,龙水漆篮的发展历程却不是那么顺利。郭志煌告诉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当地技艺精湛的漆篮艺人自发组织成立了漆篮联合社,一起“吃大锅饭”。村民们还加入了当时政府创建的集体企业,并带徒授艺,将龙水漆篮做的红红火火。但是,到了60年代末,随着集体企业解散,漆篮的发展进入了“休整期”。

  经过短暂的休整,70年代,“耐不住寂寞”的龙水人,不仅在村里办了个漆篮加工工厂,他们的“触角”还伸到了永春县城,在城里也办起了加工厂,那时候的龙水漆篮做得风生水起。但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龙水人却没能抓住“先机”,市场开发跟不上,经济效益跟不上,龙水人纷纷放下手中的竹篾,或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或到大城市去“淘金”。

  后来的一天,龙水村一位华侨回到家乡,想要买个漆篮,却发现村里做漆篮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年轻人早已外出,想要闯荡另一片天。于是该华侨出资,村民入股,再次办起了漆篮厂。但已经传承500多年的龙水漆篮市场还是不温不火,这样的状态持续了10年。

  2011年,在深圳打拼20多年的郭志煌回到家乡,为漆篮工艺公司注入了新鲜的活力。“500年技艺一脉相承,不仅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断代,还应该让她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郭志煌接手经营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

  如果不是郭志煌,像龙水村69岁郭清柏这样的留守老人,恐怕还得依靠儿女赡养,可祖传的技艺不能丢。现在,像他这样的老工匠,每月单单在龙水漆篮工艺公司里就拿到2000元到3000多元的工资。

  回想起16岁,自己挑着漆篮到德化、晋江上售卖的经历,70多岁的郭文良直叫苦不堪言,“以前要自己挑出去卖,现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有公司负责渠道销售,我们就尽管顾着做就行了。”

  “村里1000多号人,有400到500人都会做这项工艺,而除了在自家零售漆篮外,还有200多号人兼职在公司。”郭志煌告诉记者,目前,龙水的漆篮工艺已经摆脱了之前粗放的制作方式,逐渐从过去的“外卖盒”向现在的工艺品方向转变。他说,根据目前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作为普通用途的漆篮已经逐渐减少,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漆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馈赠亲朋好友,或者作为收藏之用。

  如今,仅5年的时间,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年营业收入已经翻了近十倍。

  政府的加码 推动永春漆篮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5月,永春漆篮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对永春漆篮相关质量技术作了规定。永春县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比如漆篮竹材必须为在产地范围内生长两周年以上,竹节20厘米以上的毛竹、灯竹;用土应是产地范围内偏中性的红壤土;上油灰过程应将桐油与永春特有的偏中性红壤土和石灰粉进行搅拌熬成桐油灰,对篮胚整形固定、去糖杀菌后,在篮胚上均匀涂抹桐油灰,贴上纱布,自然晾干等,繁复的20多道工序全部依靠纯手工制作。这些无疑进一步有效规范和保护永春漆篮品牌和传统地域特性。

  实际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也是永春漆篮进入世界市场的一张“通行证”。永春县质监局局长黄成扬告诉记者,“永春漆篮市场非常广阔,年产值约为3000万元,除在闽南一带广泛盛行外,还销往东南亚及国内的港、澳、台地区。永春漆篮获批地理标志产品后,对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

  早在两年前,泉州制定出台“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16年,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注入研发创新活力,使濒危品种技艺得到规模发展,而永春漆篮正是其中重点扶持发展的两项艺种中的一项。

  为此,泉州市和永春县两级政府部门积极安排传统工艺美术专项保护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和力量共同扶持设立研发机构或实训基地,组织开展集中传承培训,技术研发和新材料应用,培育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工艺美术技艺的创新发展能力;资助创办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名艺人)工作室,扩大带徒授艺补贴范围,重点培养抢救保护艺种的后继人才;支持开展对外交流和参评参展活动,加大社会认知和传统品牌宣传,逐步形成企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培育漆篮出口企业和产业基地;搜集、整理不同时期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图文、视频资料和作品实物,设立宣传展示厅。

  郭志煌也从政府的这些政策中获得助力。在永春县城桃溪人工湖面上的牌楼里,陈列着永春县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有永春县政府免费提供的几百平方米的展览馆,里面全部陈列着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生产的漆篮。而路过这里的外地游客,每每回乡时,都会带上几个漆篮。

  现在的郭志煌,还是泉州师院和泉州技校的客座老师,由他教授的每周一节的漆篮工艺课,被学校列入了必修课。

  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传承、推广龙水漆篮的行列,寻回失落的工匠精神。

  在2014年12月北京举行的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上,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永春漆篮工艺一下子就打动了评委。“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竹产品可以做得细如发丝、柔可缠指。一片竹子用刀子切成那么细那么长,编织还那么精致,确实太难得了。”现场评委如是点评。

  结果是,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制作的2件漆篮精品从参评的16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金装5寸盛漆篮荣获“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时尚创意金奖”和“中华老字号传统工艺手工制作银奖”,而金装圆形盘盒荣获了“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时尚创意铜奖”。评委叮嘱郭志煌说:“永春漆篮是中国的一张脸,要好好保护传承”。

  变则通。开发成工艺品的龙水漆篮因为寄托着不少闽南人的怀旧和海外华侨的思念,销路打得更开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推广龙水漆篮的行列。郭志煌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有近200人从事漆篮加工生产,可喜的是,这其中年轻人的比例占了近20%。

  永春漆篮,从古老的故事里走来,正款款走出大山,走向新的世界。(谢曦)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