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爱国侨领司徒眉生:推动中国印尼关系的民间大使

2015年06月01日 09:3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阅读中的司徒眉生。资料图片
阅读中的司徒眉生。资料图片
中国侨网万隆会议旧址。资料图片
万隆会议旧址。资料图片

  今年是亚非会议60周年和中国印尼建交65周年。万隆会议旧址“独立大厦”修葺一新,胜景重现。

  物是人非,但铭刻历史的人,在人们心中永存。

  司徒眉生,知名爱国侨领、推动中国印尼关系的“民间大使”,从记忆中走来。

  上世纪50至60年代,司徒眉生曾任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的私人外事助理、华语首席翻译,亲身参与印尼和中国高层几乎所有会晤、会谈,见证了中国与印尼建交、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和印尼两国友好关系发挥了特殊作用。

  回忆父亲司徒眉生的生平,三子司徒荻林告诉笔者,他父亲每次充当中国和印尼政府之间的义务信使都要花时间、花路费、花精力,可他从来没有计较过;与不少中国印尼政界要员接触频繁,但他从未想着谋取个人利益。“他奔走一生,就是出于对祖国印尼的责任,对祖籍国中国的感情和心中的理想。”

  遗憾的是,2010年,时任中国侨联顾问、澳门归侨总会荣誉会长的司徒眉生在澳门逝世。他已无法亲眼目睹今年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中国印尼建交65周年的盛况。

  人生起伏 不改初心

  1926年,司徒眉生出生于印尼西爪哇一个名叫苏加武眉的小镇。父亲司徒赞是印尼华文界著名教育家。印尼反抗日军侵占时,司徒眉生和父母、兄长都是抗日活跃人士。当时年仅14岁的司徒眉生为组织递送情报,因组织暴露身陷日军监狱,后被保释出狱。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少年司徒眉生已被战争磨砺得早早成熟。华文报纸《天声日报》编辑看中他开阔的视野和娴熟的文笔,还在读书的司徒眉生便成了临时记者,踏上开往玛琅的火车,参加印尼中央国民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

  在这班列车上,司徒眉生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印尼国父苏加诺。领袖工作繁忙、行车时间又短,他们没能聊太久,但华人少年稚嫩外表下的机敏应对和抗日经验给苏加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司徒眉生便投身报业。在参加总统府活动时,他常常遇到苏加诺。总统很赏识这个斯文沉稳的年轻小伙子,特地为他办了一张通行证,并嘱咐他参加一切与中国相关的外事活动。从此,司徒眉生常有机会与苏加诺交流。

  正如1955年时担任万隆会议秘书长、后曾任印尼外交部长的鲁斯兰评价,司徒眉生是一个“参与创造历史的人”。

  1956年9月,苏加诺首次访华,司徒眉生作为总统私人秘书全程陪同。令众外交官员意外的是,苏加诺指定此前从未做过现场口译的司徒眉生翻译演讲;更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思维敏捷、口才流利,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苏加诺扣人心弦的演讲词。

  鲁斯兰当时评价说,司徒眉生的翻译像留声机一般高度保真。苏加诺的中国之行共发表14次公开演讲,其中11次由司徒眉生翻译。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袁厚春撰写的《一个参与创造历史的华人——司徒眉生传奇》记载,司徒眉生1961—1965年间又先后跟随总统或夫人3次访华。

  众所周知的1965年“9·30事件”后,苏加诺总统被架空。在苏加诺手谕的保护下,司徒眉生一家逃往香港,又在中国朋友的护佑下抵达广州,最后落脚澳门。

  司徒眉生虽然远离政治漩涡,但对华友好的初心依旧不改,甚至成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印尼两国间的牵线人。

  1971年,时任印尼外长马利克当选联大主席,欲在中国席位问题上有所作为的马利克两次拜访司徒眉生,托他了解中国政府的具体想法。司徒眉生非常赞赏马利克的态度,马上向北京反映。与时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见面后,司徒眉生将中国外交部声明传给马利克,并转达了周恩来总理对马利克的谢意,希望他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帮助,“但不必勉为其难”。

  在10月25日的联大投票过程中,马利克巧妙地配合了正义力量,促成了历史性的重大胜利。罗青长在回忆文章《一槌定音》中,反复提及“多年朋友”“马利克先生的顾问”从中协调,做出鲜为人知的贡献,指的正是司徒眉生。

  30多年后,司徒眉生追忆往事,不胜感慨。他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这样的结果是历史潮流,谁也抗拒不了,”每当人们对他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时充当中国印尼两国牵线人加以赞许时,他总是说,“我只是因缘做了一点应做的事”。

  民间大使 诚信忠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步伐加快、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为国家利益计,印尼考虑改变对中国的政策。

  1981年,印尼时任总统苏哈托邀请司徒眉生回国面谈,欲借机表达同中国逐步改善关系的愿望。司徒眉生毅然前往,一住就是13天。回到澳门后,司徒眉生通过有关方面向中方转达了与苏哈托等人会谈的记录,不久又两次回到印尼,为恢复发展两国贸易四处奔波。

  在长达19年的贸易中断之后,中国印尼两国1985年签署了有关恢复直接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双边贸易从此开始质的飞跃,并为两国1990年正式复交奠定了基础。

  印尼民主改革后,时任总统瓦希德对华人解禁,允许华人庆祝春节。如今农历大年初一已是公众假期,中国文化亦深入人心——男生爱成龙、金庸,女生学编中国结、画国画,老人们尝试中药等。

  两国高层往来、经贸合作日益密切的同时,越来越多印尼学生学起了中文,期待能在对华合作方面一展拳脚;越来越多从巴厘岛、日惹返回的中国游客除了盛赞印尼热带风光,还对印尼淳朴友善的民风人情念念不忘。

  单凭一人之力,能对历史产生多大的推动力?没人能说得清。但正如袁厚春所写,“在人群中我们认不出他,翻开历史才处处发现他的痕迹”。无论是亚非会议成功举办、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还是中印尼复交,大事件里都有“小人物”的光辉闪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令人动容的是,历经劫波寓居澳门的司徒眉生每逢对中国和印尼两国有利的事情,依然竭尽全力去奔走,即便毫无利益,即便可能面对沉重代价。

  印尼印华写作者协会会长袁霓在给笔者的邮件中提到“前辈司徒先生”,字里行间都是敬佩:德高望重的老人一生历经磨难浮沉,对待亲友后学却毫无架子可言,总是春风化雨、和蔼可亲;面对权贵,他堂堂正正,既不依附,也不畏惧,诚信、忠义的品格令其在几任政见不同甚至互相仇视的政权间受到尊重、信任。

  “司徒先生爱印尼,也爱中国。”袁霓最后写道,“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共同发展”这个理想,他坚持了一辈子,司徒眉生是中国印尼真正的“民间大使”。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