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抗战时期的广东梅州华侨:捐款办刊上前线

2015年06月11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梅州6月11日电 题:抗战时期的广东梅州华侨:捐款办刊上前线

  作者 杨草原 蔡欣欣

  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记者来到梅州市侨批档案馆,从侨批文物、史料中探寻“华侨之乡”梅州籍华侨的抗战故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旗帜下,海外华侨也同仇敌忾。

  在东南亚地区,梅州籍华侨实业家丘元荣、陈嘉庚、胡文虎等爱国侨领,于1938年10月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广东梅州市侨批档案馆馆长魏金华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是当时海外华侨跨国、跨地区建立的一个最大的抗日救国机构。

  在南侨总会的号召下,众多南洋侨胞捐款捐物,很多普通劳工也加入其中。梅州市侨批档案馆馆藏档案显示,抗战时期生活在今天马来西亚森美兰州的梅州籍华侨谢云轩夫妇,就通过为“森美兰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捐款,购买当时国民政府发行的“国防公债”等方式支援抗战。

  谢云轩夫妇在当地从事手工业,生活并不富裕。在一份捐款志愿书上记者看到,上面写有“本人愿自动认担救济祖国难民常月捐叨币(新加坡币)壹元”,另一份“森美兰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特别捐收据”上,则写有“兹收到谢云轩先生捐助叨币伍角”的字样。

  魏金华告诉记者,普通劳工的捐助能力虽有限,但每一份捐助都体现出南侨总会所倡导的“各尽所能,抗日救国”的宗旨。

  魏金华介绍抗战期间,由梅州籍华侨谢英伯主笔的加拿大《新民国报》,梅州籍华侨熊幼霖创办的泰国《华侨日报》,梅州籍华侨谢佐舜任总编辑的巴达维亚《新报》等,都发表了大量文章揭露日寇暴行,号召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持中国抗战。

  在档案馆里记者看到了一本馆藏的《新报》,这是一本新年增刊,发行时间为1939年1月1日。该刊的封面是一个健硕的男子手持火炬,在战火硝烟中痛苦呐喊,头顶是初生的太阳,象征着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的侵略。

  随手翻开这本《新报》,前部分以图文形式报道了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广州沦陷等1938年的抗战历程。内文对重点侨乡如“抗战一年来的福建”、“一年来之梅县”为题的报道,详实记叙了中国国内民众坚持抗战的情况,催人奋进。正如该刊在新年献词中所写“我民族忍痛牺牲的结果,即将带来最后胜利的曙光,同胞们,努力吧。”

  魏金华告诉记者,报刊的宣传鼓舞了人心,抗战时期,确实有很多东南亚各国华侨回国直接投身到抗日的战场上。著名的如梅县籍华侨周辉浦在“一·二八事变”后就在上海组织过“华侨义勇军大刀队”。(完)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