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绿书签”走进江门华侨中学 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2015年06月18日 09:29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绿书签”象征着“有生命力的、纯净的、充满希望的绿色文化环境”,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将一张张“绿书签”交到了孩子们的手上。上周五,我(广东省江门)市华侨中学和发展小学的学生们也投身其中,现场签名抵制非法出版物以及不良网络信息,由此拉开了(江门)全市中小学“绿书签”活动的序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产品良莠不齐现象日渐凸显,在大量优秀作品涌现的同时,各类非法出版物、不良网络信息也充斥着文化市场。在此背景下大力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活动仅仅停留在送书签、签名表态的层面,影响可能不会持久,也难以真正起到保护中小学生,培养其尊重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目的。笔者认为,“绿书签”进校园活动只是一个契机,“绿书签”握在手更要刻在心,只有真正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判断力,才是根本之道。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优秀的书籍和有营养的网络信息。当前,中小学生通过老师、家长允许的“正规途径”接触各类书籍和网络信息的机会太少了。一些老师、家长希望孩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又担心孩子看“野书”、乱上网会接触到不良信息,因而千方百计“围追堵截”。殊不知,孩子们的精力和猎奇心比我们更旺盛,加上智能手机等载体的普及,“堵”根本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应变“堵”为“导”,在经过筛选后为孩子们开出长书单和网站名录,主动创造条件让其接触优秀的文化产品。经过这样的引导,既能减轻其猎奇心,又能提高其文化判断力,使其自觉抵制色情、暴力、低俗的不良信息。当然,我们在筛选书单和网站名录时不能太“狭隘”,各种类别的书籍和网络信息,甚至科学探索、潮流文化、娱乐类的都应该包括在内,只要把住“健康”关口即可。

  其次,我们要培养孩子尊重创意和知识产权的意识。即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创意仍然是十分可贵的,而保护孩子们的创意,创造条件使其创意得以“生根发芽”,正是培养孩子这一方面意识的基础。孩子在实现自身创意,收获喜悦的同时,自然就会尊重他人的创意,进而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出版物和网络抄袭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培养孩子这一方面意识的过程中要做到两点。一是不要搞灌输式教育;二是以身作则。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无需多言,至于以身作则,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为了省钱、方便,不少人喜欢买盗版书、用盗版软件,在网上收看、下载未经授权的视频、音频,甚至在工作中存在抄袭论文、年终总结等行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耳濡目染,就很有可能沾染上这样的习气,导致我们的教育努力前功尽弃。(苜蓿)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