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广东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重启 整合地域资源

2015年08月25日 16:0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江门拟建设华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区,科学保护和开发开平碉楼、长堤风貌街区、赤坎古镇等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南方日报》/甘雁娜
    江门拟建设华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区,科学保护和开发开平碉楼、长堤风貌街区、赤坎古镇等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南方日报》/甘雁娜 摄)
    江门拟以华侨文化广场及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域,打造北新区侨文化综合示范区。(《南方日报》/甘雁娜 摄)

  今年2月的(广东)江门“两会”,市人大代表王良平提交了创建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希望加快申报力度,为侨乡文化的保护发展争取国家级平台支撑。日前,江门市外事侨务局作为牵头单位进行了答复,表示该项工作已经纳入《江门市侨务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年)》初稿,近期将提交市政府研究讨论。

  根据目前初步的思路,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涵盖整个江门市区域,其中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位于蓬江区、台山市和开平市,以挖掘和整合江门四市三区的华侨文化资源为主,重点发展华侨文化研究与交流、面向华人华侨的文化教育合作与“侨文化”产业创新合作,并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现状??

  近期将提交市政府研究讨论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这块响亮的金字招牌也一直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早于2011年,人大代表王良平和张国雄便根据这一优势,在省两会上提出申报建设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然而,因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政府推动力度不够,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去年年底,广东另一著名侨乡汕头成功获批国家级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重新引起江门有关人士的重视。今年的江门两会上,人大代表王良平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市建立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政协委员李建成提交了《创建国家级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

  对于王良平提出的建议,江门市外事侨务局在4月份,召集有关部门和侨乡文化方面的研究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讨论建立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方案。6月以来,经过各方论证,该市把设立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纳入打造“侨务强市”的工作,完成《江门侨务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年)》初稿,《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整合利用三区四市华侨文化资源,在江门申请设立国家级的‘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据悉,目前,该工作纲要已得到国务院侨办、广东省侨办、中山大学珠江文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认可,近期将提交市政府研究讨论。

  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认为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 一直以来开华侨文化风气之先,诸多民俗、教育、建筑等都极具华侨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侨力资源丰富,侨务工作基础扎实,具备建立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创建国家级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既有利于华侨文化的保护、展示和交流,是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也是保护中华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思路??

  涵盖四市三区 整合华侨文化资源

  根据江门市外事侨务局的回复,目前关于建立“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已形成初步思路,从建设范围和内容来看,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试验区范围涵盖整个江门市区域,包括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其中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位于蓬江区、台山市和开平市;主要建设内容是挖掘和整合江门四市三区的华侨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华侨文化研究与交流、面向华人华侨的文化教育合作与“侨文化”产业创新合作,并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在建设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大力发掘和保护华侨文化资源、推动江门侨乡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建设一批以“侨文化”为主题的展示场馆、打造一批华侨文化会展精品、进一步加强华侨交流活动、建设一批侨乡特色风情小镇、打造华侨文化特色旅游等7个方面。从具体内容可以看出,也有不少新提法,如,以江门华侨文化广场及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域,打造北新区侨文化综合示范区和4A级景区;筹办每年一届的“中国(江门)侨乡文化博览会”(简称“文博会”);注册世青会日常工作机构,对接世青会海外联络分部,改革创新世青会网络交流平台,充实商务展览、业务对接、技术孵化、合作交流等服务等等。

  考虑到建立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面广,牵及各市(区),以及文广新、旅游、外侨、城乡规划等相关部门,职能交叉,难由单一部门长期负责和管理。为此,考虑在省、市统一领导下,成立江门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及各阶段实施方案的落实,协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

  在专业人才保障方面的设想是,建立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研究基地,组建一支从事华侨文化生态保护的专业队伍。记者获悉,这将充分借用五邑大学广东华侨文化研究中心及社科团体华侨文化研究力量,努力占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高地,把江门建成全国华侨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此外,还将联合广州、汕头等城市的省内知名的华侨文化研究高校、机构,引入东盟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研究力量,通过定期举办全球华侨华人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合作开展中国华人华侨文化的挖掘、梳理与研究,实现资源共享、文献共享、成果共享。

  探索??

  创新交流合作、投资管理等体制机制

  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以五邑华侨文化为纽带,坚持民间推动与市场运作并举,进一步拓宽对外合作办文化、办学、办医和养老服务的渠道及形式,提升对外文化、教育、卫生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具体做法为,探索健全文化交流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与海外旅游业机构和文化中介经纪机构的合作,推动艺术展演交流和互访商演,广泛开展寻根祭祖、宗亲联谊等多形式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在便利海内外往来方面,创新口岸管理体制机制,争取国家和省赋予江门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港澳地区人员交流交往方面更多的审批权限,实施更加便捷的人员往来和管理政策。此外,还将探索侨胞融入社区生活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与港澳地区就住房、医疗等跨境公共服务领域规划研究的合作。制定完善相关措施,进一步为侨胞在江门置产置业、就学、就业、就医、居住生活提供便利。

  在文化投资管理方面,除国家负面清单之外的文化产业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具体为,对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和文化合作交流机构,在法规政策许可范围内,简化工商登记程序;放宽注册资本条件,提高非货币财产出资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放宽文化企业集团登记条件;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对民营文化企业的资金扶持、项目审批、土地使用、政府采购、命名表彰等,与国有文化单位一视同仁。加大对海外侨胞回乡创业的政策倾斜,争取国家支持归国人员创业等各项优惠政策倾斜。

  在投入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和完善市财政对华人华侨文化研究、保护和交流合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从融资渠道、融资模式、投资基金等方面为企业投资保驾护航。如,出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探索研究知识产权及其他文化无形资产质押担保产品,畅通文化产业“绿色贷款通道”,积极拓宽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探索文化艺术资产证券化。

  -区市动态

  支持申报建议 预热进行时

  关于申报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三区四市表示支持,根据各市现况,有针对性回复,并分析各自优势,为申报工作进行预热。那么,市、区一级对申报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哪些动态和建议?一些区、市的回复如下:

  蓬江区

  蓬江区方面表示,建立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应与建设“中国侨都”相结合。“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一个综合规划强、涉及面广的课题,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蓬江区相关职能部门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的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好侨胞海内外合法权益,做好新生代华侨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侨务工作的氛围,继续在构建侨务工作“大体系”、形成侨务发展“大格局”上走在前列,为推进 “中国侨都”打造和建立“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江海区

  江海区方面表示,由于地域小、人口少,下辖五个街道华侨资源只集中在外海、礼乐,仅有香港外海同乡会、香港礼乐同乡会两个组织。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建立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计思路中,将各市(区)华侨资源进行整合,作全盘考虑,找好定位和目标,以文化为纽带,以经济环保建设为目标,从政策、设施配套、人员、管理上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打造具备江门特色的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实验区。

  台山市

  作为大广海湾经济区的主要腹地,大广海湾经济区的五个发展定位之一,便是“传承华侨文化的生态湾区”。目前台山正大力推行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利用丰富的侨力资源,充分发挥五邑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作用,努力将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传承华侨文化的生态湾区”。

  在推进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方面,该市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强保护,做好规划,努力构建市(江门和各县市区)、镇、村“四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文保单位“四有”工作,推动企业、华侨或者民间组织对产权不明确的建筑开展领养、认养工作等;二是拓宽渠道,破解经费瓶颈,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将华侨特色建筑遗产的保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或发动华侨及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维护基金会,多方筹集,努力解决经费瓶颈问题,为台山市华侨特色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三是在做好“华侨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的过程中,加以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推行华侨经济与文化发展,让华侨文化来促进江门各市区与港澳台经济合作,打造一个华侨文化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

  开平市

  开平市与华侨、华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众多,在国内首屈一指,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华侨文化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市方面表示,创建国家级华侨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华侨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近年来,为做好华侨文化保护工作,该市开展了华侨文物的调查摸底、推动华侨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华侨文化研究、探索华侨建筑遗产保护新方法等一系列工作,并做好侨务外宣和华裔青少年的寻根工作,让海外乡亲通过侨网和《开平明报》这两个信息平台,了解乡情,沟通侨情,增加友情。同时,积极开展华人华裔寻根、华侨新生代夏令营等活动,增强了海外侨胞的文化归属感。在招商引资方面,积极推动凝固的历史文化——侨乡建筑的招商引资工作。相关项目有荣桂坊旅游项目、赤坎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在推动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根据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做好华侨文化保育和宣传等工作,擦亮华侨文化品牌。

  恩平市

  恩平方面表示,该市近年来积极配合江门市建设“中国侨都”,发动宣传、文化、教育、侨务、住建、规划等部门,发掘整理本地华侨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为建立“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做好预热。例如,保护特色华侨建筑、历史侨捐建筑等;整理“恩平委侨史”等本地区的华侨史和华侨名人史;研究将“华侨文化”融入特色课堂教育;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华侨文化”特色元素。此外,针对近来的委侨回国潮,该市积极奔走沟通,争取场地、贷款、政策等优惠,策划建立本地“华侨文化”特色的“归侨创业基地”,形成“华侨创业”聚集区域,为恩平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回乡投资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甘雁娜)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