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广东江门巡讲华侨抗战故事 听众达2万多人

2015年09月08日 09:2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巡讲员为江门市陈白沙中学学生讲述华侨抗战故事。(《南方日报》/甘雁娜
     巡讲员为江门市陈白沙中学学生讲述华侨抗战故事。(《南方日报》/甘雁娜 摄)

  “在那场战争(抗日战争)中,从世界各地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人华侨,五邑籍子弟有4万多人……”7日下午,在(广东省)江门市陈白沙中学,全校1200多名师生聆听了巡讲员讲述的那段五邑华侨慷慨赴国难故事。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江门市突出“中国侨都”文化特色,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以讲好“侨故事”为抓手,组织开展了“万里赴戎机——江门五邑华侨抗战巡回故事会”(以下简称“巡讲会”),通过“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企业)巡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8月初活动开展以来,听众已达2万多人。

  首次大规模组织巡讲

  抗战时期,广大五邑籍爱国华侨共赴国难,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江门市文联组织团队精心创作反映华侨抗战历史题材的纪实文学《万里赴戎机——五邑华侨抗战实录》,历时1年,最近正式出版发行。本次巡讲会从该书精选出“五邑华侨慷慨赴国难”“司徒美堂先生抗战”“郑潮炯卖子救国”“李月美女扮男装从军”“余志坚血战南洋丛林”“空军英雄陈瑞钿”6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组织专门力量对故事进行再次创作和加工,用“口述”的形式进行生动再现。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纯表示,这是江门首次大规模组织讲述华侨抗战历史。

  活动由江门市委宣传部负责统筹,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参与配合,市朗诵家协会挑选18名骨干担任义务巡讲员。在故事讲述中,利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珍贵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听众包括党员干部、基层群众、校园师生、军营士兵、企业员工、田间村民等等。针对不同的听众,还注意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讲述。

  听众已达2万多人

  “……这些飞机上都画着一只长着翅膀的老虎,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飞虎队!同学们,你们还要知道,90%的飞虎队队员是华侨华裔,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江门五邑籍的华侨后裔……”7日下午4时,在江门市陈白沙中学,巡讲员高原为全校师生生动讲述了华侨特别是五邑华侨支援祖国抗日的故事,现场不断响起掌声。

  “以前到华侨博物馆参观,见过郑潮炯的蜡像。这次听‘巡讲会’,才全面、深入地了解‘郑潮炯卖子救国’的事迹。”陈白沙中学初三学生冯安晴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些故事。

  记者了解到,巡讲员此前专门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讲述方式作了调整,以提问等方式与现场学生进行互动。

  据统计,巡讲活动自8月初开展以来,共巡讲20多场,听众达2万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将继续开展。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伟强表示,巡讲会选取的6个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尤其是5个人物的选择,展现了当时华侨全力支持抗战的历史风貌。

  作为《万里赴戎机——五邑华侨抗战实录》的作者之一,江门市文联主席尹继红告诉记者,因为书中记述的抗战华侨绝大多数已经去世,在查阅资料、走访后人及华侨故居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整个团队在创作过程中被华侨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克服了很多困难,查阅了上千万字的文字资料,最终形成了这篇纪实文学。

  据悉,江门许多机关单位得知开展巡讲会的消息后,专门找到市文联,希望他们能够去自己的单位讲一场。尹继红表示,如有需要,巡讲会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

  -链接

  抗战巡回展览吸引近10万人

  今年以来,江门在讲好“侨故事”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并突出“三个面向”——面向抗战老兵、面向未成年人、面向社会。其中,面向社会举办的“同心赴国难,热血铸忠魂——江门抗战专题巡回展览”“世界记忆·华侨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展”等展览,免费向群众开放,参展人数近10万。

  在文艺创作方面,本土文艺界人士以“侨题材”进行创作,打造了一批以华侨抗战故事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如广播剧《南楼往事》、纪录片《抗战中的台山人》等。

  此外,江门还以“侨文物”讲述华侨抗战故事。8-10月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举办的江门侨汇文物展,每天都吸引数以千计的观众前往参观;江门还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华侨华人”展览。(陶然 甘雁娜)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