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青年访华团福建泉州体验闽南文化(组图)


中新网泉州9月11日电 (廖静)看看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作品,听听余音绕梁的琵琶演奏……今年29岁的印度尼西亚小伙子“奔尼”11日告诉记者,他已经学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了,不过他还是觉得书法太抽象;这次来到泉州,奔尼不仅想学写汉字,也想学习这里有名的南音乐器。
当日,印尼青年代表团一行100人到访“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与位于此间的华侨大学印尼留学生交流,与泉州当地青少年互动,在欣赏书法、民乐演奏、城市风光的同时,切身体验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除了保留中原古文化外,还吸收融合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并跟随下南洋的华侨先辈广泛传播于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这是大家第一次来泉州。”印尼青年与体育部副部长助理、代表团团长伊玛姆·古纳文表示,走进中国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城市风貌,收获颇丰,同时,接触各地不同的人群,其中,青年学生的热情与朝气,令人难忘。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沿线国家,印尼有强烈的愿望和需求,能够融入“一带一路”。“伊玛姆·古纳文表示,期待在两国青年交流日盛的情况下,两国能够逐渐加强文化和经贸合作交流。
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印尼。按照当时签署的《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计划》,双方将于2014年至2018年每年互派100名青年,到对方国家交流学习。至此,已有200名青年参与了此项互访活动。
当天,在民乐演奏声,受感染的印尼青年们忍不住亲自上阵体验闽南古乐,不少还加入中国少儿形体操“学好中国字、从小勤用功”队列中。今年22岁的ADE刚毕业,她说,因为一直期待的中国行让她错过了昨天学校举行的毕业典礼,但有失也有得,她却因此见识了不一样的中国景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