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汕头华侨试验区飞速发展 企业落户仅需一天(图)

2015年09月16日 09:0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汕头)工作基地授牌仪式。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汕头)工作基地授牌仪式。
华侨版。

  15日,“华侨板”在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敲钟”,首批218家企业挂牌上市,意向融资51亿元。当天,中科协海智广东(汕头)基地举行授牌仪式,汕头港广澳港区二期工程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项目正式开工。自去年国务院批准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试验区,将汕头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一颗生机勃发的种子就此种下。

  一年来,华侨试验区捷报频传。华侨试验区这一年发展的关键词就是“快”,并在一次次“特区速度”的冲击中摆脱了对传统路径的依赖。而今,华侨试验区再次置身于聚光灯下,试验区的发展为汕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增创特区优势、加快粤东崛起,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表示,当前汕头喜事连连,全市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广大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拟股改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应充分把握“华侨板”创设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海智计划”作为高层次人才基地的优势,积极参与华侨试验区金融创新、扩大开放的“盛宴”,共享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汕头市委、市政府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奋力拼搏、全力以赴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

  8个月海智基地落户建设汕头“中关村”人才特区

  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简称“海智计划”,英文简称“Home”),作为聚集海外华人科技菁英、服务祖国建设的国家级人才引智平台,是中国科协与35家海外科技团体于2003年12月共同发起、2004年2月正式启动实施的人才服务工作,得到国家中组部、人社部支持,已成为引进、推荐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海智基地是实施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智力服务、项目合作的平台,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汕头市科协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地筹建的前期调研、资料收集整理编撰、层层上报。9月15日,海智基地正式落地汕头,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建立海外专家人才库,建立本地科技需求征集架构,建立基地工作站点,搭建“1+n”的工作架构,定期举行有针对性的科技咨询、人才和项目引进、政策服务活动等,加强与中国科协的合作,紧密结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创业优势、人才服务优势,全力支持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海外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推动汕头人才高地的建设,服务汕头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陈茂辉表示,中国科协海智基地的目标是建设汕头的“中关村”人才特区。申报“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国家级工作基地以来,在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海智计划”汕头工作基地建设终于结出硕果。汕头将以此次授牌仪式为契机,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海智计划”作为世界级人才服务平台、汇聚海内外华人科技精英的优势,推进华侨试验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汕头加快转型升级、振兴发展。

  企业一天即可注册落户试验区

  特区速度的出现并非偶然,华侨试验区地处汕头经济特区核心地带、汕头湾出海口两岸,规划总面积约480平方公里。汕头以独特的港口优势、丰富的华侨资源以及良好的立法环境为华侨试验区保驾护航。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汕头华侨试验区被赋予了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的使命。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以及加快商事登记、土地管理、海域管理使用等制度的改革创新上,华侨试验区1年来平频出亮点。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以精简化的行政体系、“四局一室”的组织架构,极大限度提高行政效率,激发特区新速度。

  笔者走访发现,试验区有一间特别的“101房”,见证着试验区的“特区速度”。据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黄育斌介绍,华侨试验区参照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新区商事登记办法,以“一址多照”“注册地和经营地分离”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方法,在现阶段实行以华侨试验区办公场地中山东路168号国瑞信息大厦101房作为集中登记注册地,并以编号方式进行标注,方便企业落户试验区。“工作人员编了100万个号,理论上说,这个房间可以注册100万个企业。虽然现在很多政策未落地,但有的企业看准了试验区的发展前景,于是选择先注册。”据了解,试验区工作人员专人对接客户,集中登记点,用一天时间让企业以“特区速度”落户试验区。

  除此以外,从洽谈到上线不到两个月,“华侨板”以“特区速度”挂牌让人啧啧赞叹,企业以“特区速度”在“华侨板”实现挂牌,广东股交中心华侨板筹备组现场负责人林焕凯介绍,企业若资料齐全,3个工作日内就完成资料审核,1周内就可完成企业挂牌审核。

  主动走出去亮相中欧合作大舞台

  在试验区获批不到1年的时间里,作为国家级对外合作交流平台,试验区牵手欧洲,成为了包括天津市、武汉市、广州开发区、成都市在内的中国5个试点地区之一。6月23日—30日,汕头市组团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中欧区域合作系列会议和交流活动。在国家发改委和欧盟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的共同见证下,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代表汕头市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签署了中欧区域政策合作备忘录。这是汕头首次正式亮相中欧合作舞台,华侨试验区为合作载体。

  备忘录签署之后,特区上下备受鼓舞。两个多月来,华侨试验区现在正在抓紧调研规划,做好准备工作,细化合作方案。华侨试验区经发局局长林泽辉认为,汕头被列入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城市,体现了国家对华侨试验区建设的高度支持。相比其他4个试点地区,汕头在城市规模、经济水平等方面并不突出,不过在林泽辉看来,这恰好能够凸显汕头的开创意义。“汕头如果率先尝试中欧合作,探索出经验,对其他类似城市或地区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林泽辉介绍。

  今年初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把汕头港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6个港口范围,坐落在汕头的华侨试验区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发展战略平台,在高标准的定位下,汕头脱颖而出,特区再次得到青睐,令人惊喜。

  -进展

  “华侨板”从洽谈到上线不到两个月

  首批218家企业挂牌意向融资51亿元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汕头华侨试验区又传来一个重磅消息:从洽谈到上线不到2个月,“华侨板”股权交易市场于9月15日正式启动,首批218家企业成功挂牌,意向融资额达到51亿元。这是汕头华侨试验区先行先试金融领域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汕头市金融局副局长张楠告诉笔者,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华侨板”可以以低门槛、低成本对接资本市场,获得较好发展;另一方面,“华侨板”吸引大量的华侨资金,实现财富的管理和流动。最后,跨境金融与资本市场对接融通、创新跨境金融,“华侨板”可在中国创立知名的金融品牌。

  据统计,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有218家企业提交材料并完成审核,成功挂牌“华侨板”。其中,企业类型以汕头传统制造业为主,例如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陶瓷玻璃、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等行业。企业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元到1亿多元不等,平均注册资本为两三千万元。通过审核的企业不乏华人华侨企业。

  “华侨板”作为汕头金融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其迭代路径也有着清晰的设计。短期目标是争取明年由板块升级为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长期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性交易所。在跨境金融,特别是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成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主要战略通道,有望解决当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出汕头的“陆家嘴”。

  -路径

  填海造地20平方公里,PPP模式推进基建

  73家总部企业抢滩进驻

  华侨试验区获批1年以来,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试验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铺开、多点开花。2014年,东海岸新城围填海及水利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形成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海堤24公里。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10亿元,8条市政道路加快建设,滨海大道新津河大桥和外砂河大桥两座桥梁屹立在南海之滨,目前两座桥梁都完成了90%以上的工程量。滨海大道上第三座桥梁南干渠大桥力争9月底启动建设,预计总长约16公里的滨海大道明年年底基本建成,将打通东海岸新城对外通道,构筑从海湾大桥至南澳岛约30公里长的靓丽的滨海景观带。

  中交、中信、五矿、华润等大型央企相继进驻汕头,参与华侨试验区建设。珠港新城正加快总部园区建设,打造粤东区域性总部乃至世界侨商潮商总部经济区,目前市政道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与中信集团合作,采用PPP模式、投资500亿元打造的濠江滨海新城项目进展顺利;贯通汕头中心城区南北两岸、总投资57亿元的海湾隧道已启动建设;总投资约6.5亿元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封顶,预计今年底竣工。与五矿集团合作,斥资550亿元投资开发的粤东物流新城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为了打造粤东港口主导地位,拓展“一带一路”的商机,汕头正按照把汕头港打造成为国际性枢纽港的发展定位,在两年内建成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一个两万吨级石化码头,同步配套建设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和广澳港区10万吨航道;加快汕头保税区和广澳港区的港城融合、区港联动,推动港口与腹地产业、临港物流园区的融合发展,争取国家尽快批准设立汕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率先与汕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试验区建设提供300亿元的金融支持以及债券、保险、理财等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也与汕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于未来5年为汕头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广东华兴银行与潮阳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5年为潮阳提供最高30亿元的信贷融资额度。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的主要领导也先后带队到访汕头,关注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表达支持合作的意向。各银行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特色产业的信贷投放。

  短短1年,海内外各界纷纷看好汕头、进驻汕头,试验区内注册的企业已有1374家,其中认定了73家总部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近130亿元,平均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试验区的聚合效应开始显现。

  -亮点

  赴港招商签约64个项目投资额逾1000亿

  汕头华侨试验区以“特区速度”吸引海内外华人华侨眼光,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今年1月赴港开展的招商经贸活动收获丰硕成果,共签约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1589亿元。项目涵盖了金融、电子商务、商业会展、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领域,华侨特色非常鲜明,项目投资方大多为一些知名的侨领侨商。

  香港东风投资有限公司邓夏恩则是其中一个投资者,他对试验区的未来充满希望,“在汕头开展跨境贸易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试验区政策落地以及深水港的建设等开展,我们认为完全可以以汕头华侨试验区作为依托,打造一个辐射东南亚及大洋洲整一片区域的国际贸易中心”。目前,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携手IBM深蓝、赛伯乐、香港东风投资等知名企业,打造国内首个面向华人华侨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建设“一个平台、四个专业市场、一个基金、一个众创大厦”等7个项目。

  另外,由北京潮汕商会、深圳潮汕商会、潮商集团、香港中国商会牵头投资建设的华侨创新产业城落地试验区。该项目位于东海岸新城新溪片区北侧,初步规划用地6000多亩,总投资额约380亿元,一期投资100亿元,初步确定招商范围主要包含“5+1”六大功能板块,即大型会展中心、华侨贸易文化中心、华侨高新产业园、华侨健康园、华侨教育基地和华侨新村等;广东锦峰集团将建设锦峰华侨城金融中心;泰国正大集团拟投资建设正大集团华南区域中心;新加坡游艇公会拟投资建设服务东南亚的游艇俱乐部和游艇修造基地,等等,将积极争取中国侨联“新侨回国创业示范基地”项目落地试验区。这些项目投资堆头大,落地可行性强,符合华侨试验区产业定位,契合汕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建成后将有力巩固和提升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作用。

  -回眸

  一周年大事记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2014年10月20日,汕头市委、市政府联合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在北京举行“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专家座谈会”,请国家各相关部委的领导专家为华侨试验区建设把脉支招。

  2014年11月28日,朱小丹省长在广州主持召开座谈会,戴德丰、陈有庆、陈经纬、周泽荣、林建岳、刘艺良等36位知名侨领侨商为华侨试验区建言献策。

  2014年12月8日,华侨试验区和海湾新区管理机构举行揭牌仪式,试验区和新区的建设工作掀开新的篇章。

  2015年1月30日,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推介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共签约项目64个,累计投资总额为1588.55亿元。

  2015年6月23日,汕头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省签署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结对合作备忘录。汕头成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国五试点之一。

  2015年6月29日,汕头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

  2015年9月15日,“华侨板”开板仪式,中国科协海智基地授牌。

  -链接

  “华侨板”

  “华侨板”是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板块的简称。广东省金融办、广东省侨办牵头,以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为载体,在华侨试验区成立运营中心,负责运作华侨板。为解决汕头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华侨板”对省内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侨资企业以及粤东地区中小微企业、挂牌展示企业,不设任何门槛设置,不收任何挂牌费用。企业不仅可以挂牌展示,还可以通过孵化成长,在挂牌交易孵化阶段进行企业股份制规范化改造,待符合相关要求后,即可申请企业上审,转板到主板、中小板或新三板进行股权交易。

  (顾大炜 黄学佳 沈丛升 许端阳)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