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侨城成立30年累计公益投入近30亿元

以“创想·圆梦·公益”为主题,深圳华侨城在18开幕的第四届慈展会,全面展示其过去30年在创想圆梦和公益方面的成果。 郑小红 摄
中国侨网深圳9月19日电 (陈雪娇)以“创想·圆梦·公益”为主题,深圳华侨城在18日开幕的第四届慈善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下称“慈展会”)上,全面展示其过去30年在创想圆梦和公益方面的成果。
据了解,今年是华侨城成立30周年。30年来,其累计公益投入近30亿元。作为中国文化旅游第一品牌,华侨城湿地吸引了超过40种鸟类常驻,每年还有超过30种候鸟在此停留,将持续打造“文化+生态”的特色公益体系。
从1985年开始,华侨城集团先后建设了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简称OCAT)等一批享有盛誉的公共艺术场馆和创意产业园区。截至2014年底,华侨城累计投入近2.2亿,专项用于公益美术馆建设。
2014年,深圳首家“自然学校”在华侨城挂牌,已开展教育活动逾百次,培养了三批环保志愿教师,参与培训逾千人人次。
同时,华侨城成立了首个面向全球华人精英的环境保护基金会—“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从2013年开始,华会所基金会主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结成合作伙伴,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活动。
此外,华侨城今年5月份搭建了全国首个线上梦想众筹平台——梦想种植园,目前已收到了来自全国的近8000个梦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