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召开“百侨帮百村”工作交流会

中国侨网11月24日电 据福建省侨联消息,11月23日,由福建省侨联主办、泉州市侨联承办、永春县侨联协办,“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永春召开。中国侨联副主席、省侨联主席王亚君,省侨联副主席谢小建、陈式海、翁小杰,副巡视员林俊德,秘书长吴武煌,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永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林海鸥,县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周少华,以及来自九个设区市、部分县市区侨联负责人参加。
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和桃城镇丰山村,共同领略学习永春县侨联开展“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的风采和成效。
会上,9位设区市或县(市、区)侨联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情况、畅谈体会,同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做法。
泉州永春县侨联推出“县乡两级侨联挂钩美丽乡村”“乡镇侨联副主席常驻美丽乡村”等多项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美丽乡村侨益维权岗、贫难侨帮扶制度,积极探索“永春海内外侨胞共建美丽侨乡”的新途径,做到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引资引智、基础建设、资金保障、长效管理),发动海外侨胞捐资或投资重大项目40多个,有力促进侨乡产业扶贫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福州市侨联选择有一定侨务基础的村作为结对单位,因地制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将挂钩帮扶活动同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帮扶点农民素质等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助推项目的多元化与多样化。比如,引导连江籍侨胞以梅花为媒举办文化节,带动当地旅游、生态、休闲产业的整体发展。
厦门市侨联以“党建带侨建”为抓手,市区侨联同13个挂钩点签订共建协议书,通过送项目、送文化、送医疗、送温暖等方式,促进了单位与社区在精神文明创建、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工作中的联动与联创。
漳州长泰县侨联设立“侨缘长泰”微信公众号,并在挂钩村建立“华侨文化广场”,开展包括侨法宣传、文化交流等内容在内的“大爱中华·侨圆长泰梦”主题活动,搭建帮扶主体、受助对象、侨界人士之间的沟通平台,扩大了“百侨帮百村”活动的海内外影响。
莆田荔城区侨联帮扶挂钩西天尾镇后黄村,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侨联主席,建立华侨故居“流转”机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协助探索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做到既保护华侨祖屋,又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龙岩漳平市侨联帮扶挂钩南洋镇北寮村,从医疗和帮困做起,从种茶产业着手,联合县直部门争取华侨捐赠和上级资金近千万元,帮助挂钩村步入“特色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轨道,走出了一条借势使力、集聚社会资源、共建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三明明溪县侨联立足帮扶挂钩村旅欧侨胞众多的特点,借助海外侨领担任村主任的优势,鼓励侨胞积极回归,通过华侨捐赠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为村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特色种植和文化场馆开发建设输入了侨力支持。
南平松溪县侨联发挥省侨联挂钩帮扶该县的优势,落实好省侨联引导投入的2200多万元帮扶资金,一个村一个村地推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打好“侨心”品牌,助推松溪县连续2年成为全省发展十佳县。
宁德屏南县侨联结合“侨胞之家”建设,注重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侨联主席的优势,注重发动侨资企业同挂钩村长期结对,注重侨联与侨村的互动联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文/吴厚才 图/黄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