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世界南洋大学校友福建厦门缅怀爱国侨领陈六使

2015年11月27日 08:4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陈嘉庚长孙陈立人、陈六使嫡孙陈锡远、南大联委会主席周增禧亲切交谈
陈嘉庚长孙陈立人、陈六使嫡孙陈锡远、南大联委会主席周增禧亲切交谈

  中国侨网厦门11月26日电 (王昌泽)11月22日至25日,近400名从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的南洋大学校友及其眷属齐聚福建厦门,侨领陈嘉庚长孙陈立人、陈六使儿媳张梅拿汀、嫡孙陈锡远拿督,中国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主席王亚君等出席,纪念世界南洋大学建校60周年。

  乐育英才

  “乐育英才”——嘉庚精神忠实的践行者。来到集美陈氏大祖祠,您会看到一块红色木匾悬挂在后厅龛阁前顶的梁柱上,牌匾上显赫题着“陈六使先生乐育英才福建省人民政府赠1984年12月”。这是祖国人民对已故爱国侨领陈六使及其家族后裔长期热心祖国教育、造福桑梓的高度赞誉。

  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任镜波先生在2015年世界南洋大学校友缅怀陈六使之旅开幕式致词中讲道:我们尊敬我们的校主陈嘉庚先生,也崇敬南大之父陈六使先生,因为六使是嘉庚倾资兴学的支持者和襄助者。

  在研究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过程中可发现,每当嘉庚先生为筹措两校经费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陈文确、陈六使昆仲。对嘉庚先生的兴学善举,陈文确、陈六使兄弟始终如一,竭尽全力支持。每次捐款,六使先生都出大钱。

  有一次,为了替嘉庚先生排忧解难,他甚至“损失其家资几达半数之多”。对此,嘉庚先生十分感激,在《南侨回忆录》中写道:“六使君之慷慨宏量,余万分钦佩,铭感无任!”

  不仅文确、六使昆仲如此,其家族后裔也继承和发扬了祖辈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精神,现虽居住在世界各地,但造福桑梓、报效社会的理念不变,深受社会各界敬佩和拥戴。

  据不完全统计,九十年代以来,文确、六使家族后裔先后设立了集美区李厚公益基金会、集美社陈永和基金、集美第二小学素香奖教奖学基金、集美社陈嘉麟奖学基金、集美社陈六使后裔公益基金,致力于奖学、助教、济困,累计捐资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并资助建设了集美师专图书馆、集美大学“陈文确陈六使图书图”、“永和楼”、“嘉麟楼”、集美二小“永进楼”、“素香楼”等。

  情系“文确楼”

  记得住乡愁——“文确楼”的前世今生。“这幢楼是家族在集美唯一的硬件,如果没了就永远没了。”这是文确六使曾外甥、新加坡魏达人说过的一句话。

  2005年深秋的一天,率家族后裔返乡的马来西亚拿汀张梅的耳畔不断回响着这句话,她非常伤心,吃不下午餐,一个人独自静静的在那破败的楼里呆了一个中午。过后,她大骂儿子“我们在新加坡都快没有了祖辈的记忆,那我们还有什么留给下一代?”——没想到当时年近50岁的拿督陈锡远也挨骂。

  不是锡远不想修啊,而是整个家族的后人都不知怎么修,并且也不知道文确、六使到底在集美做了啥?后来,他们逐步了解到曾祖是集美社清宅尾角的渔民陈缨隣,生育儿子七人,依次名为文倚、文寝、文确、文斗、文知、六使、文章,家庭贫苦。

  1902年的一个夜晚,夫妇俩双双被瘟疫夺去了生命,生活雪上加霜。以捕鱼为生的兄弟相议后,由老三文确首先出洋谋生,他到新加坡后进入宗兄陈嘉庚的工厂做工,站稳脚跟后,又先将四弟文斗与五弟文知,后再把六弟六使与七弟文章都带到南洋,也都在陈嘉庚公司服务。

  到1920年代初,文确、六使兄弟才独自经营,发迹后于1937年修建了位集美浔江路115号的大楼。当时,老大、老二都已离开人间,老三成为家族的长者,故宗亲尊称该楼为“文确楼”。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文确、六使儿辈先后多次返乡谒祖省亲,都没有达成修缮祖屋的共识。2001年,六使儿子拿督陈永顺、儿媳张梅和文确儿子永兴第一次回乡,正式提出了修楼的设想。直到2006年陈嘉谋、锡远再次回到集美,提出修楼并倡议不要该楼的产权后,家族终于凝聚共识。

  2007年的家族股东大会上发了百多万新币的修缮资金,也终于有了今天看到的以图文、浮雕、影像等方式生动介绍文确、六使生平的“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

  “家人一看到房子就哭了,很感动。”“我们这次特别带了孩子过来,就是要让他们了解,祖辈为家乡做过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要让孩子们记住故乡,记住自己的根。”这是在2013年11月23日,陈锡远随文确、六使家族后裔特意从海外赶回见证开馆仪式时说过的话。

  修好一幢楼,架起一座桥。2015年11月23日,近400名南洋大学校友及其眷属走进了融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专题馆,聆听着陈六使的生平故事,了解其昆仲闯荡南洋的奋斗历程,特别是看到那仿制的南洋大学校门牌坊时,无不眼泛泪光,纷纷在牌坊下留影纪念。

  南洋大学联委会主席周增禧说,在纪念南大建校6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来到校主的诞生地瞻仰缅怀,就是怀着一颗敬仰之心,学习他对国家、民族忠贞热爱的精神,学习他努力奋斗、回馈社会的精神,也真诚感谢集美区海外联谊会、集美校委会、侨联和街道的关心支持。

  当文确、六使家族后裔定下维修大楼的意见并将故居无偿捐赠给集美,托付家乡政府代为保管后,集美海外联谊会、侨联积极联络、召集、协调有关部门,配合街道对重建风貌建筑“文确楼”申办了手续,并以“修旧如旧”为原则,邀请福建省建研勘察设计院进行设计,完成修缮工程设计和资金预算,还多次组织到海外征求其后裔意见,进一步赢得海外侨胞的信任。

  从此,这幢修缮一新的陈列馆,不仅成为人文集美的新景点,成为南洋大学校友会中国联络处,更成为连接海内外侨胞、南大校友、集美乡亲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南洋大学,是新加坡从1955年至1980年存在的一所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用语的大学,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一所海外华文大学。该大学由集美籍爱国侨领陈六使于1953年1月率先倡议创办,并首捐500万元,得到东南亚各地华人的响应,上自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踊跃捐输,出钱出力,最终筹得2000多万元巨款,新加坡福建会馆还捐赠了一块500余亩的地块作为校址。

  在华人华侨群策群力下,南大终于在1956年3月正式开学。在南大20多年的历史中,共培养了12000多名毕业生。尽管它办学历程不长,但南洋大学标志着海外华人伟大的办学业绩,为海外华人历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南大毕业生因当时特殊的原因就业前景不佳,不少人通过升造、自己创业获得成功,表现了南大儿女“自强不息、力求上游”的精神。(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