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侨界委员吴昊:发挥侨智侨力服务一带一路
中国侨网成都2月1日电 (喻丹柯)近日,作为列席四川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六位海外侨胞委员之一,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秘书长吴昊在成都接受了记者专访。
吴昊表示,他与身边的华侨华人及各路侨领兴趣最浓的是如何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谋求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吴昊告诉记者,在“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地区,集中着4000多万华侨华人,他们祖祖辈辈在当地生存发展,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联系,还有丰富的生产营销经验,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因此在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吴昊提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虽然已有大量报道,但还有不少华侨华人对其外延和内涵、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理解和领会不够准确、不深入甚至有失偏颇:简单地认为这是“走出去请进来”的升级版。
为此,吴昊建议,涉侨部门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对华侨华人,尤其是侨领进行深入、持久、精准的解读,使之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口号和形式,而是包含资金融通、基础建设、投资贸易、产业合作、科技合作、人文交流、旅游合作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务实合作,同时也是华侨华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建议外侨部门成立宣讲团,既可以把侨团负责人请回来听宣讲,发挥他们如‘端口’、‘网卡’般的链接作用、辐射效应;也可以走出去,面对面地为华侨华人传道、解惑。还可以与相关项目等联手,把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深入宣传与精准引导参与结合起来。”吴昊认为,要用事实说话,宣传“一带一路”建设惠及华侨华人的典型事例;要用榜样开路,表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以充分调动广大华侨华人及其社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在吴昊看来,在长江经济带所涵盖的11个省市中,无论人口还是幅员面积都是最大的四川省,将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经济带无缝对接,是江风与海韵互补联动、相得益彰的大手笔。“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无缝对接,我认为应该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投入‘一带一路’宏大工程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吴昊建议,四川省外侨部门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侨团或依托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设立“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站,每年初把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当年海外拓展计划汇总起来发给相应对接站,由对接站推荐、整合当地资源,为计划落地生根提供最佳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