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副主席访浙江丽水莲都区 调研民宿经济


中国侨网2月23日电 全国“两会”临近,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在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的陪同下先后来到丽水市莲都区港口村、沙溪村、利山村和古堰画乡等地调研,考察当地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详细了解莲都区在规范民宿产业和发展民宿经济等方面的做法。
在调研途中,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向朱奕龙一行介绍了丽水市民宿发展状况。朱奕龙实地走访了莲都区多家特色民宿,与民宿经营业主探讨交流,了解民宿的建设、经营情况。各家风格鲜明的民宿,给朱奕龙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生态资源富集的莲都区,近两年在发展民宿经济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充分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理念。
民宿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减少城乡差距的良好平台,要充分重视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要利用好民宿经济这一载体,发挥丽水环境资源优势,促进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民宿经济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绿色经济”。正如莲都区葛学斌书记说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民宿经济不是“小儿科”,民宿经济大有前途,大有可为。
作为丽水青田人,朱奕龙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这几年更是感触颇深:“自己居住的莲都区,党委政府部门抓民宿建设抓出了许多亮点,从以前的农家乐到现在的民宿游,乡村旅游的升级版在丽水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民宿经济对乡村的巨大改变不仅仅是提高了村民收入,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风貌。”
民宿经济是改变丽水乡村的最大推手,民宿经济发展需要洁净环境和美丽山水,从而让农村生态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除此之外,民宿经济的发展不仅让农村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更让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成为活跃常态。民宿旅游实质上就是民俗旅游,任何一个民宿旅游,都会把民俗文化资源开拓到极致。这一切,都将成为改变丽水山区的最大原动力,成为改变丽水乡村的最有力推手。
丽水民宿产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而如何利用好丽水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推进民宿经济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真正把它做成绿色富民产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找到“支点”。调研中,朱奕龙和当地党政领导、经营户座谈,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首先,他表示民宿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类型,为大众所熟知的程度还不够高,许多人还停留在农家乐的认识阶段。如何让民宿走出去,把游客引进来,是经营者、开发者以及当地政府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所以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打响丽水民宿的品牌,应是政府相关部门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其次,如何让民宿业标准化、规范化、合法化,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鼓励民宿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因地制宜,做好各项详细的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服务,在政策法规层面让其依法健康发展。
同时,应该立足现状,打破“千宿一面”的传统格局,依托本地特色,打造充满地方气息的民宿,在民宿中尽可能搭配具有乡村特色的体验项目,量身定做适合自身实际的民宿经济发展规划,准确定位受众,精心打造品牌,融合地方文化,打破旧有旅游套路,力争开发新鲜、新奇、新颖的民宿经济。
在考察结束时,朱奕龙表示总人口260万的丽水,有40多万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丽水政府应当充分利用“青山绿水”的天然资源,吸引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发展家乡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民宿产业。同时,中国侨联也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华人华侨回乡投资牵线搭桥,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