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首届嘉庚论坛将启 逾200名海内外嘉宾出席

2016年04月06日 14:26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嘉庚论坛”的海报、嘉庚精神标语等气氛布置已经上街(应洁
“嘉庚论坛”的海报、嘉庚精神标语等气氛布置已经上街(应洁 摄)

  嘉庚论坛

  4月8日-9日,首届嘉庚论坛将在嘉庚故里厦门集美区举办。活动由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主办,集美区海外联谊会、集美区归国华侨联合会、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部、市海外交流协会、市海外联谊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支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研究会等协办。

  论坛以“融入‘一带一路’,凝聚侨心侨力、共圆民族复兴之梦”为宗旨,突出群众性、民间性和海外性,主要议题包括嘉庚精神的时代意义、嘉庚精神与“中国梦”、嘉庚精神与海上丝绸之路、嘉庚精神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嘉庚精神与公共外交等。

  “怡和轩”是新加坡最早成立的华人俱乐部之一,嘉庚先生曾担任主席并在怡和轩居住了30多年。卢沟桥事变后,怡和轩更是成为南洋各地华侨华人为祖国筹款、招募劳工的重要枢纽,无论在新加坡华人史还是华侨华人抗战史上,怡和轩都是非常重要的坐标。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成立于1895年的百岁机构,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现任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主席、新加坡陈嘉庚基金主席潘国驹先生已经74岁。本周五,他将来到陈嘉庚的故乡集美,出席首届嘉庚论坛。

  记者了解到,首届嘉庚论坛共邀请到来自海内外200多位嘉宾,其中有一半来自境外,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和地区,凸显本届嘉庚论坛的“海外性”。

  4月8日-9日,众多海内外嘉宾将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嘉庚精神传承,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共谋“一带一路”发展。

  全球聚会 嘉庚后人侨领华商纷至沓来

  清明小长假,嘉庚论坛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大多数工作人员放弃了休假,进入倒计时准备。此次论坛的举办地正位于嘉庚先生的出生地——集美大社,这几天,“嘉庚论坛”的海报、嘉庚精神标语等气氛布置已经“上街”,一些老房子、破损道路也已陆续修复,迎接海内外嘉宾的到来。

  记者了解到,陈嘉庚先生的孙子陈立人、陈君宝,孙女陈佩仪将出席嘉庚论坛。今年是嘉庚先生逝世55周年,前几天,陈立人先生已先行回到集美,参加一年一度的鳌园祭扫。

  集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启德介绍,此次论坛邀请的海外嘉宾除了嘉庚先生的族亲、后人之外,还包括许多侨领、华商、侨社代表、专家学者以及集美校友。他们有的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还有不少嘉宾专门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赶来,可谓不远万里,这也正体现出嘉庚先生、嘉庚精神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范启德还透露,此次论坛期间,全国侨联将授予陈嘉庚纪念馆“中国华侨国际交流基地”的牌子,将之提升为海内外华侨华人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论文征集 探讨嘉庚精神的当代意义

  嘉庚论坛从去年开始筹备,先后启动论坛LOGO征集、论文征集。目前论坛共收到62篇论文,经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评审后,有42篇被采用。

  这些来自海内外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发出的“声音”,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嘉庚研究的重要成果。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不少学者专家聚焦如何更好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嘉庚精神和华侨华人的影响力,深入挖掘嘉庚精神对当代的重要意义。

  泰中学会会长、《星暹日报》副总编辑洪林向论坛提交的论文以《嘉庚精神伸延与其包容性》为题。他认为,嘉庚精神是一种跨国界的精神,尤其是嘉庚先生“兴学育人”的精神,对泰国的华文教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泰国华侨蚁光炎、庄世平等都与嘉庚先生一样,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推动中华文化和华文教育在海外扎根、生长。

  马来西亚亚太研究协会会长、道理书院院长、孝恩文化基金会执行长王琛发重点探讨嘉庚精神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公共外交关系的贡献。他认为,嘉庚先生直至今日在南洋仍有广泛的影响力,嘉庚精神这份思想遗产,“不仅是中国,也是各国可以一道汲取、继承以及运用的外交资源,有利构建各国的华人认识,也有利各国华人后裔有情有理参与其母国的中国事务与多边关系,扮演促进各方沟通互信的有利角色”。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奥克兰大学亚洲学系教授、华侨大学名誉教授叶宋曼瑛博士致力于研究海外华侨华人。她在论文中指出,嘉庚精神所体现的爱国爱乡情怀同样反映在新西兰华侨华人身上,她以《新西兰华人与嘉庚精神的体现》为题,阐述新西兰华人的爱国贡献,以及爱国华人如何用文化软实力加强新西兰与祖国的关系。

  这些研究表明,虽然嘉庚先生已经离开我们55年,不过,嘉庚精神仍在持续散发“光与热”,对当今时代仍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周五,首届嘉庚论坛将进行论坛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将继续就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相关论文也将集结成册,分发给与会嘉宾。(应洁 王璐璐)

  【同步】让“嘉庚家训”传扬嘉庚故里

  “诚毅”是陈嘉庚为集美学校制定的校训,它同时也是嘉庚先生做人处事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可以说,“诚毅”不仅是校训,更是家风。

  作为首届嘉庚论坛的配套活动,“嘉庚家训大讲堂”将在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大社启动,旨在通过整理、重温嘉庚先生留下的家风家训,让嘉庚精神、嘉庚家训在嘉庚故里代代相传,塑造、丰富集美的精神品格和人文内涵。

  《陈嘉庚家训》20条

  1.我居星数十年,未尝犯过英政府一次罪。

  2.公益义务,能输吾财,令子贤孙,何须吾富?同侨君子乎,须知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过,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

  3.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4.怨宜解,不宜结。

  5.居安思危,安分自守。

  6.饮水思源,不可忘本。

  7.家庭之间,夫妇和好,互谅互爱;治家之道,仁慈孝义,克勤克俭。

  8.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

  9.不取不义之财。

  10.仁义莫交财。

  11.能辨是非,做事有恒。

  12.服务社会,老而弥坚。

  13.吾人应安分守法,以培后盛。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不可见利忘义。

  16.世间冥冥中确有因果,不可不信。

  17.凡做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骛远好高。

  18.凡做事须合情合理,如不合情理,应勿为之。

  19.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

  20.明辨是非善恶,众人须知之,应如何笃行之?

  (摘录自陈嘉庚次子陈厥祥所编著之《集美志》)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