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异乡街头现家乡庙宇 石狮华侨海外传承家乡信仰

2016年06月06日 14:42 来源:石狮侨报 参与互动
字号:
/

  在异国他乡的街头看到故乡熟悉的庙宇是怎样一种心情?

  激动、喜悦亦或者是感动,你是否也会疑惑:为什么家乡庙宇会出现在这里?当年在异国打拼的先辈为什么要将家乡的信仰带到这么远的地方,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石狮华侨出国后,也将闽南侨乡传统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传播到海外,使得华侨社会保持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说,家乡的信仰是石狮华侨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1马来西亚的斗美宫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随着祥芝沿海华侨出国人数的激增,祥芝“斗美宫池朱李三王府”信仰成为出洋民众重要的精神支柱。

  伴随着石狮移民的足迹传入南洋群岛,信众纷纷建宫奉祀,主要有马来西亚峇株巴辖晋江会馆的“斗美宫三王府”、柔佛州的“崇岩宫”、新加坡的“池王宫”以及菲律宾马尼拉的“池王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来西亚晋江会馆奉祀的“斗美宫三王府”。据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祥芝华侨刘昆临的先祖远渡重洋,在前往马来西亚的途中,商船遭遇海盗袭击,幸得斗美宫三王府庇佑,逢险化吉。登陆后,众人在峇株巴辖班底街建庙奉祀斗美宫三王爷。

  1959年,班底街区域改建,斗美宫三王府迁到依士买街。至1962年,在晋江会馆后座建庙奉祀,并成立斗美宫池府王爷董事部,作为晋江会馆的附属机构。

  2菲律宾的关帝庙

  “在菲律宾较有影响的关帝信仰和城隍信仰都与石狮华侨有关。”李国宏说菲律宾马尼拉王彬街“关圣夫子庙”就是清朝时由石狮人主导建造的。

  记者在《石狮侨影》一书中发现相关记载:菲律宾马尼拉王彬街“关圣夫子庙”,系清代光绪八年(1882),由上浦村华侨王则棋等人从泉州涂门街关帝庙奉请关帝香火传入,堪称菲律宾关帝庙之首,被称为“王彬古迹”。建庙以来,香火鼎盛,包括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信徒都来此朝圣。王彬街关帝信仰还影响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时常有华侨、华人信徒前来朝拜。

  “这座庙宇是洋房阁楼式的,既有闽南风格又融入了菲律宾的风格。”李国宏在菲律宾考察时曾到访该庙,他回忆说庙中不少楹联、匾额与泉州关帝庙中的楹联、匾额一致,而立于庙前的石碑中也详细记载了该庙的源流与重建经过。

  3从精神力量到文化自信

  “家乡的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伴随着石狮人的足迹,播撒于世界各地,见证了石狮人在外打拼奋斗的艰辛。”李国宏说,石狮人远赴海外谋生,要面对诡异莫测的大海,在一个没有机动动力航行的时代里,所有的航行除了依靠人力之外,那就是自然风。然而,由于闽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直接导致闽南自始至终都是个台风多发区,每一次台风或是巨浪的来临,随时都可以让每一个航海人葬送鱼腹。这就加深了石狮人对大海的恐惧,但为了生存,我们的先辈又不得不勇敢地去面对,这时候他们自然而然想起了家乡的神明。“这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精神寄托。”李国宏强调。

  在异国他乡,家乡的信仰除了能够成为侨亲的精神寄托,还能成为联系众侨亲的精神纽带。“这是一种文化认同,来自同一区域的人有相同的信仰,这个共同的信仰让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李国宏说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闽南传统信仰能在海外不断传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距第一代华侨前往海外的时间点已过去数百年,石狮人带到海外的信仰在当地落地生根,而时代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年轻一代的华侨可能出生在侨居地,他们不熟悉祖籍地的历史文化,也对祖籍地的信仰感到陌生,但如果他们生活的环境里有一座传承祖籍地信仰的庙宇,那这批新一代华侨会对祖籍地有更多的认识。”李国宏说,关帝忠义、妈祖大爱,当这些信仰保留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新一代华侨的将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自信。(记者 占婷)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