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中外专家汇聚上海共同“把脉”中国足球未来之路

2016年07月19日 07:2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上海7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实现?怎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训练方法?……2016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高峰论坛18日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前中国国青队主教练埃克哈德·克劳琛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广沪等国内外专家汇聚一堂,聚焦各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经验,探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方法与机制,“把脉”中国足球未来之路。

  当日,“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联盟秘书处”同时揭牌。作为第一批会员单位成员,上海市同济一附中队和泰国吞武里易三仓学校队正式签约成为友好球队。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希望通过类似的邀请赛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发展青少年足球的经验。王登峰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团队合作,在顺境和困境中都能保持冷静,保持理智,是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之一。他说,体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不仅是强身健体,纵观青少年成长全过程,除了体育运动之外,很少有别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得到如此全面的提升。王登峰说,发展校园足球旨在借助此推进中国的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据悉,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每一个学生要上14年的体育必修课;而大部分学生却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真正学会。王登峰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就某一项运动技能坚持不断地练习是重要原因之一。这需要认真反思并加以改革。

  此外,发展校园足球也是为了实现中国人的足球梦想。王登峰表示,通过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国希望培养一大批有着扎实文化根基的青少年足球爱好者。如何让梦想成真?这位司长表示,首先要确保校园足球特色校每周一节足球课。他说,去年,总计1500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校园足球培训,今年中国还要培训5000到8000人,加上省市级培训,中国至少培训20万名体育教师。同时,中国将搭建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并建设校园足球发展的知识系统。他说,这样的知识体系包括学校体育,包括社会体育,也包括家庭体育。中国校园足球发展将借鉴世界先进经验,走出自己的路。

  前中国国青队主教练埃克哈德·克劳琛表示,十分高兴能为中国足球发展做出贡献。克劳琛说,如今,对专业球队的投入增加是好现象。他强调,在注重发展专业球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对青年球队的投入。在过去几年中,克劳琛一直参与对教练的培训。他有感而发,中国的教练都充满热情,但其知识非常有限;有些教练掌握的足球知识竟来自其它的体育项目;有些人甚至没有踢过球。他认为,中国足球在训练方法方面存在问题,练习性训练太多。这位世界知名教练说,足球运动员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应该并重。什么时候该传球、什么时候不该传球,如果不能提前预测的话,运动员是无法踢好球的。

  克劳琛直言,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足球训练方法。和德国人魁梧体格不同,中国球员给克劳琛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精瘦。在体格不占上风的状况下,中国球员必须发挥进攻方面的优势,将技巧融会贯通,以扬长避短。他十分赞成中国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方面有新动作,并表示大力发展中国足球事业,应从青少年抓起。他同时希望上海成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模范城市。

  论坛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广沪则特别强调国家的足球文化。他为在场嘉宾分享了一段在巴西的经历,当地的一位厨娘对比赛的专业评点、对战略战术的分析着实令人惊叹。他希望,中国能有深入人心的足球文化,从青少年做起,从校园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人的足球梦,让中国足球更快步入世界前列。

  2016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同时渗透了海外侨领、侨社的无私奉献。上海市侨联海外委员钱建平表示,海外华侨华人会利用其在海外的各种优势,为“中国梦”、“足球梦”倾尽全力。(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