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江门梅家大院:海口埠外帆影重 华洋交融映大同

2016年08月05日 09:4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梅家大院,其后方是大同河,当年华侨就是从这条河出发,坐小船到外海再下南洋。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梅家大院,其后方是大同河,当年华侨就是从这条河出发,坐小船到外海再下南洋。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几年前,电影《让子弹飞》带人们走进了“鹅城”,令“鹅城”的主拍摄场地——梅家大院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建于1931年的汀江墟,位于江门台山端芬镇大同河畔,因居民多梅姓,俗称梅家大院。

  过去,顺大同河而下,越过广海湾,便进入南海,从南海可以直通港澳,乃至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汀江墟码头因为便利的水运,与仅数公里之遥的海口埠,成为台山乃至整个五邑先侨出海“第一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粤古驿道的重要节点。

  随着岁月变迁,梅家大院与海口埠一带已经沉寂了数十年。记者近日走访其地,多见骑楼、银号、教堂等遗迹,灰泥剥落,处处苔痕。幸闻当地政府已出台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五邑先侨出海的“第一港”将以银信小镇的身份重焕生机。

  梅家大院融华洋

  早在16世纪,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台山川岛地区一直是中国与葡萄牙贸易的重镇。鸦片战争时期,在灾害频发和外国铁路修建潮兴起双重因素影响之下,五邑地区的大量先侨开始移民。发达的水运开启了五邑先人移民的出洋大门。

 梅家大院里西洋建筑风格的老骑楼结构基本完好,电影《让子弹飞》在此取景。
梅家大院里西洋建筑风格的老骑楼结构基本完好,电影《让子弹飞》在此取景。

  清末民初,台山商贸日益兴盛,慢慢雕琢出华洋互融的新面貌。当时,大量侨汇资金的涌入,带动了集市贸易。在此背景下,侨墟这种兴于台山的特殊建筑群也应运而生,原本设备简陋的墟市变成固定的店铺经营。据不完全统计,侨墟仅在台山市原来就有100多个,虽然经过历史的变迁,目前,在台山市还保留有80余个。在众多侨墟中,汀江墟——梅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1932年,归国华侨和侨眷采用股份制的形式,筹资兴建了如今的“梅家大院”。始建之初,先侨们将各自旅居国外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之中,每栋均绘有精美图案,各不相同。整个大院占地约30亩,沿大同河东侧而建,整体为一个矩形,东西、南北对向,中间拥有一块5000平方米的空地。

  建成后,梅家大院很快就成为了昌盛之地,人烟稠密,万商云集。河上,船只往来穿梭。岸边,叫卖声此起彼伏。在这里,华洋杂货、茶楼饭点、金银首饰、五金日用……各类商品样样齐全,一时风光无限。

  在采访中,记者巧遇一间杂货铺60多岁的老板伍振平。在伍振平家中,至今仍保留了一份梅家大院“众筹”建房的历史资料——汀江圩股份簿。股份簿清晰记录着梅家大院的用地规划、规划平面和每户业主的姓名。“汀江圩的建设实行股份制,共有104股,其中梅氏家族共出资52股,占了总股本的一半,为第一大股东。”伍振平笑着说,当年他的父亲就是用一篮“袁大头”购买了这座骑楼,伍振平本人在这里住了60多年。

  “现在大概还有10几户人家还住在梅家大院,很多原住的屋主都因为出国等原因离开,目前仅有3户是原住居民。”伍振平告诉记者,原来梅家大院的100多栋房屋都是户户住满,如今,热闹已不再像从前了。记者在梅家大院也注意到,留守不多的村民中,很多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

  海口埠称“小广州”

海口埠旁的村落里仍保存有银信“万元号”。

海口埠旁的村落里仍保存有银信“万元号”。

  海口埠也是保存较好的侨墟,其地处大同河和端芬河的交汇处,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当年繁盛时,这里不仅有粤西的水东船载运廉江牛、水东油、阳江猪和杉木来贸易,而且有香港恒兴渡、江昌渡载人货来往海口埠与港澳或广州之间。当年,海傍街一带是码头区,但没有像样的码头基础设施,无论是载货的船只,还是省港的电船(小轮船),都是船靠岸后,便把一块较宽、较结实的木板搭在岸上,旅客从木板上走过来,货运工人挑(或抬)着货物也走木板上岸。等到新的旅客上了船,新的货物装上船,便又开走了。客商云集,川流不息,一片繁忙景象。

  海口埠作为五邑先侨出海谋生的重要口岸,形成了发达的银信业。在五邑地区,人们把侨汇和书信通俗地统称为“书信银两”,简称银信。银信的内容一般涉及汇款的分配和使用、家庭经济状况、家族生意、家乡治安、国家大事、国际形势、移民政策以及孩子的教育、婚姻、出洋等问题。

  “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全家靠住你,有银就好寄回。”这首台山民谣正是侨乡特色的真实写照。

  随着银信的发展,当时经营华侨汇款业务的银号和钱庄也渐渐增多。据史料记载,海口埠内西隆街上银行业最为兴旺,有万丰银行、宝源行药材、厚和押、锯信银号、宝荣银号兼米机、永茂银号兼杉行等,仅银号就有6家之多,被誉为“银行街”。因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海口埠也一度享有“小广州”之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记者近日走访时,昔日拥有五条街的海口埠,已经繁华不在,如今仅剩下一条竖街和一条横街,呈T字型,主街道约有500多米长。但道路两旁的商铺虽有斑驳之象,大体仍保存较为完好。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些商铺皆是清一色的中西合璧风格,一间连着一间,当年的繁盛景象,时至今日依稀可见。

  在海口埠,面对有些落寞的现状,不少老人表示,当年很多侨眷,就是在这里送走他们的亲人。作为出国码头的所在地,这个地方具有历史意义。“希望通过政府的帮助,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挖掘整理,让这个过去曾经繁荣美丽的小埠能再次焕发出活力,吸引各方游客。也希望政府能好好保护这个地方,使它成为华侨出国史的‘活标本’。”

  看点

  银信小镇将现当年风貌

  据悉,台山川岛上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正在积极参与国家的海丝申遗,川岛上的海丝文化博物馆也在密锣紧鼓筹建中,据江门市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梅家大院―海口埠的古驿道作为海丝遗迹的辐射区,未来都将成为台山海丝旅游的重要部分。”

  目前,台山当地政府已出台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相关的问题有望获得解决。根据该总体规划,台山古驿道文化线路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分为驿站、交通换乘点等,驿道将结合现有村落或城镇进行设置,共11个,另有交通转换点12个。其中包含吃、购、游、住、医等。记者在规划图中看到,梅家大院,海口埠都在已在规划之中。

  此外,对于台山古驿道当地将会建设银信文化主题段,将以台城老城区、海口埠为核心地区,修复该区域的现存银号、钱庄建筑遗迹。

  江门市住建局副调研员许玉俊坦承,在古驿道保护与开发中,也面临了一些难题。“现在很多文物建筑的主体是谁都不清楚。政府没有弄清究竟是谁的财产,也不能随便去动它”。此外,当前江门地区文物建筑的业态比较杂,有的建筑用上了钢门、钢窗,有的地方电线网线像蜘蛛网一样,原有建筑面貌已不复存在,这些都不利于规划进度的推进。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表示,梅家大院是文化资源活化的一个例子,但目前,梅家大院并没有相关的产业配套,导致无法留住游客。“日后开发中,应注重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链,对古驿道沿途的建筑遗存做好规划,划分不同的功能定位,使建筑遗存相互支撑,相互配套,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

  观点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

  海陆两条古驿道可开发资源丰富

  目前台山的古驿道资源包括陆路古驿道和海上古驿道。这两条海陆古驿道保存较为完整,可开发的文化资源丰富。对台山古驿道沿途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与古建筑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建筑遗存是侨乡文化最鲜活的历史证明,是进行古驿道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如果保护没做好,开发便是空谈。

  此外,五邑银信也是世界遗产,是江门侨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银信不能只放在博物馆里,要想方设法多在公共场合展示出来。如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拍摄相关的主题影视作品,提高银信在群众中的认知度。现在海口埠规划的银信小镇,将银信文化与旅游结合,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和华侨华人在游玩中了解银信的故事。(李江萍 袁佩如 陈捷生 戴惠甜 伍国尧)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