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云南文山州困难归侨侨眷救助成效及问题分析

2016年10月14日 14:49   来源:文山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归侨侨眷是我国独特的重要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照顾困难归侨侨眷的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由于文山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地方财力拮据,致使归侨侨眷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归侨侨眷生活还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凝聚侨心,充分调动广大归侨侨眷为文山全面实现小康作贡献的积极性,州外侨办课题组近日对困难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状况、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如何有针对性实施精准扶贫进行探究,旨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取得的成效

  文山州是云南省的重点侨乡之一,全州现有归侨侨眷1.9万余人,归侨分别来自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其亲属分布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越南归侨侨眷占90%以上。

  文山州归侨的主要特点:一是贫困面大,大部分归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越南回国的,回来时大部分一贫如洗,生活困难,有“苦侨、难侨”之称;二是文化素质低,懂技术和管理的人员不多;三是经济实力弱,大多数归侨侨眷从事以家庭为主的自营经济,无资本积累;四是层次不高,在归侨侨眷中,各行各业受省、州、县表彰的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不多,海外亲属中侨领、代表人物、知名人士、华商相对较少。

  多年来,文山州各级党委、政府“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重视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认真做好困难归侨侨眷的扶贫救助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广大归侨侨眷生产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全州归侨侨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归侨侨眷危房改造工作步伐加快,截至2015年底,平远、稼依、金坝三个华侨农(林)场管理区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869户。多途径扶持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各级政府通过项目示范,因地制宜做好就业培训和扶贫开发,平远、稼依、金坝华侨农(林)场管理区积极引导场员发展烤烟、辣椒和林产品种植,有效保证了归侨侨眷生活稳定和提高。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目前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条件恶劣。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后从越南回国的归侨侨眷,大多数安置在边远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

  (二)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越南归侨侨眷归国时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自我救济能力和自我致富能力弱,生活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中。

  (三)贫困面比较大。调研发现,散居于各地的归侨侨眷由于自身及政策的辐射问题,贫困面较大。

  (四)体制机制不顺。如:金坝华侨林场管理区和平远、稼依华侨农场管理区土地属国有土地,群众承包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不能办理有关证件,不能作为抵押物贷款,生产难以发展。

  (五)融资渠道不畅。由于抵押物等问题,导致侨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融资渠道单一。

  (六)产业结构单一。回国后的归侨侨眷大部分从事第一产业,且产品结构单一,农副产品竞争能力差。

  三、归侨侨眷扶贫救助的对策建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加推进归侨侨眷的帮扶力度和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加大的力度,众志成城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一)切实加强归侨侨眷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切实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各级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侨务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归侨侨眷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将解决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制定计划和措施,把工作做细做实,将各项侨务工作任务列入绩效考评,确保侨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大《侨法》宣传和贯彻力度。各级政府要提高对贯彻实施《侨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大《侨法》和国家九部委《意见》宣传和贯彻的力度,努力在全州上下形成爱侨、护侨、扶侨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护侨,推动全州侨务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一是建议在州县两级的干部培训计划中,增加《侨法》和国家九部委《意见》的宣讲内容,强化各级干部提高对归侨侨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建议出台《文山州关于做好散居归侨侨眷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是加强对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和我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督查力度。

  (三)切实加强侨务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相关部门积极支持、相互配合、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采集侨情信息,摸清底数,进行统计分析,为科学决策、制定政策、合理统筹提供可靠依据。要创新侨务扶贫救助载体,形成长效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创办“扶贫基金”、设立“救助资金”、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等方式,积极支持和鼓励创业就业,提高归侨侨眷的自我“造血”功能。

  (四)切实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立足文山的实际和现实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建议上级增加文山州华侨事业费预算的基础上,设立州困难归侨侨眷专项事业费,一是用于因患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归侨家庭的临时补助;二是用于困难归侨侨眷子女就读大中专院校期间的补助;三是用于侨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小额信贷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五)切实制定精准扶贫目标。一是建立健全全州归侨侨眷精准扶贫工作体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统一部署。二是建议将文山州三个华侨农(林)场管理区管理纳入国家精准扶贫。三是建立州及各县(市)归侨侨眷“挂包帮责任制”,分配到户,落实到人。四是根据困难归侨侨眷数量少、自理能力差、侨界影响大的特殊性,放宽其享受各类优惠政策的准入条件,比照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五是将归侨侨眷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大盘子进行规划,建立精准管理模式,多途径扶持发展。要通过教育扶贫、提高智力,加强技能培训、项目示范、引智示范推广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帮助归侨侨眷同步进入小康。(苏金勇)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