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深圳籍华人陈巧棠的家乡情结: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2016年11月21日 09:46   来源:深圳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陈巧棠种下的龙眼树。
陈巧棠种下的龙眼树。

  热闹的鞭炮声中,龙华新区松元厦社区居民正在用传统方式纪念祖先振能公诞辰323周年。振能公第八代后人、今年73岁的英国华人陈巧棠,专程携长子从英国东部城镇伊普斯威奇回到家乡祭祖。18岁远渡重洋、已在海外生活了55年的陈巧棠说,在半个世纪的漂泊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

  为谋生活 18岁少年背井离乡

  上个世纪60年代,刚满18岁的陈巧棠以耕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了摆脱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他作了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投奔远在英国开餐馆的舅舅。

  要去英国,首先要解决路费问题。高昂的路费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陈巧棠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陈巧棠只有先到香港打工,筹集路费。几年后,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飞往英国的班机。

  陈巧棠告诉记者,当时从香港到英国没有直飞航班,沿途要在巴基斯坦、印度、叙利亚、意大利等国家中转。经过18个小时的颠簸,他才最终抵达目的地。

  吃苦耐劳 两年成为百万富翁

  由于语言不通,且没有一技之长,刚到英国的陈巧棠,只能在舅舅经营的中餐厅从洗碗工做起。吃苦耐劳的他,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餐厅主管,并有了一定的积蓄。

  爱动脑筋的陈巧棠发现,在吃的方面,英国人对薯条情有独钟。早已闯出一片天地的他于是决定另立门户。

  谈起当年这个决定,陈巧棠至今仍记忆犹新。“决定靠炸薯条创业,除了薯条是英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以外,更重要的是炸薯条不需要太多技能,不需要雇佣太多人手。只要有一台机器,只要勤劳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街头,不怕苦不怕累的陈巧棠每天早出晚归。他的辛勤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回报。按照当时汇率计算,薯条生意每周为他带来上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我两年时间就实现了成为百万富翁的愿望。”说到这里,陈巧棠不无得意。

  目睹巨变 为家乡发展自豪

  “虽然海外的生活顺风顺水,但我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却越来越强烈。”陈巧棠说,在英国,他时常关注中国发展动态,总想找个机会回家乡看看。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消息让远在英国的陈巧棠血液沸腾。1985年,离乡20多年的陈巧棠第一次回国。他回忆道,那时松元厦周边依旧水田密布,村里的人还是过着下地插秧的农耕生活。

  在为老家修缮了房屋之后,陈巧棠返回了英国。此后,他每年都会回松元厦。他说,每次回家乡,都能感觉到松元厦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松元厦由村变成了社区,大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好,这是他当年离开家乡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松元厦的变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陈巧棠说,祖国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母亲和坚强后盾。对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感到最骄傲的就是他们这些华侨华人。现在,他们的腰板挺得更直了。“初到英国,经常受到欺负,也不敢吭声。如今,身边的英国朋友得知我来自中国,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陈巧棠(左)和长子回乡祭祖。
陈巧棠(左)和长子回乡祭祖。

  落叶归根 难掩心中的喜悦

  每年振能公诞辰日,陈巧棠都会带上子女一起回家乡祭拜。他说:“无论学历有多高、财富有多少,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采访中,陈巧棠领着记者来到一栋两层小楼,这里原来是他在松元厦的老宅。二楼东南角的一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陈巧棠说,这房间为自己以后养老准备的。他饶有兴致地介绍房间未来的摆设:角落放床、靠墙的位置放沙发,阳台上放茶几……言语间,老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记者手记

  故土情怀凝成 强大向心力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在采访松元厦社区纪念祖先振能公诞辰323周年活动中,记者结识了陈巧棠老人。初次见面,老人便热情邀请记者参观他的老宅,谈起家乡的变化,陈巧棠如数家珍,海外华侨华人对家乡和祖国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陈巧棠只是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中的普通一位。正是这种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怀,汇聚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向着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迈进。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通讯员 陈伟世 文/图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