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温州做好为侨服务 凝聚侨心发挥侨力
本报记者 鲍南南
作为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温州有68万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虽然远离故土,却时时听从家乡召唤,以实业回归的拳拳之心回报家乡。
如何做好为侨服务,更好地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成为我市(温州)外事侨务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要的工作内容。
依法护侨 维护侨胞权益
近年来,市外事侨务部门举办各类侨务法制骨干培训班50多期,受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使全市侨法宣传更加注重点面结合,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精心制定和完善事关全局性、涉及侨界民生和促进华侨发展等配套政策,对侨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深化细化,增强侨法的可操作性,使侨法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并通过侨务微信平台、温州外侨网、侨务微博等载体,及时解答侨胞提出的疑难问题,畅通与侨胞的联系和沟通,经过努力,全市侨务信访量逐年减少,2011年531件,到去年降至130件,办结率100%。
我市逐步规范和优化“三侨生”加分行政审批流程、华侨回国定居办理等,不断提高审批效率。近年来,共审批审核华侨回国定居2万多份,“三侨生”加分1353份,华侨身份认定1497份,均列全省之首。
侨界民生 推动关爱行动
市外事侨务部门搭建侨爱分会,开展助学圆梦系列行动。近年来,侨爱分会用于“侨爱助学圆梦”项目50个,结对帮困学生2000多名,帮扶资金近300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助医帮困活动。其开展的“温州市侨爱光明行”活动,得到了意大利普拉托华侨华人联谊会捐赠100万元善款,为全市450多名困难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救治。另外,“救治重症儿童”活动,帮助解决了50多名困难儿童就医难问题。近年来共医疗救助1200人,帮扶资金200多万元。
在赈灾捐助的慈善队伍中,总有一份份沉甸甸的侨爱。在日前我市遭受“莫兰蒂”台风的袭击中,泰顺境内的三座国宝级廊桥被冲毁。为使国宝尽快修复,侨爱分会成立“温州侨爱廊桥修复基金”,得到海外侨领的支持。短短几天,收到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64名侨领爱心善款131.1万元。
创新载体 实行品牌化运作
市外事侨务部门成立了 “温州市侨爱医疗队”,联合优质医疗资源,致力于服务广大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尤其为困难归侨侨眷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近年来,“侨爱医疗队”共派出40余名专家分赴瓯海、乐清、永嘉等地开展“送医送药送侨爱”活动,为当地近千名困难群众免费就诊,让他们感受侨爱慈善温暖。
为了鼓励更多的海外侨团侨胞参与家乡的建设,让他们捐资善款得到更好的体现,爱国爱乡情怀得到更好的发挥,创建“温州市侨爱惠农基地”。目前,已创建由法华工商联合会出资捐建的泰顺司前镇左溪村葡萄园基地、香港戴其丰先生出资20万元捐建的泰顺“五水共治-雪溪景观碇步项目”基地。 为丰富和活跃侨乡老年归侨侨眷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敬老爱老、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今年5月侨爱分会在瓯海丽岙街道创建“温州市侨爱暖心驿站”。8月份“侨之家”学堂创建成立,为广大侨胞侨眷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传授文化知识、传播侨爱慈善的平台。
侨爱工程 凝聚侨心侨力
近年来,市外事侨务部门注重将侨爱慈善项目落到实处,起到实效。精心引导海外侨胞由传统“输血型”帮扶,向开发特色产业、智力帮扶、帮助低收入农户创业等“造血型”和“科技型”项目方面拓展。如美国纽约温州同乡会捐资为永嘉陡门乡全山村引进烘干房,提高番薯枣加工技术含量,使该村20来户人家每年增收万元以上;美国洛杉矶温州商会捐资帮助泰顺雅阳镇新联村开垦茶园,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目前,我市共结对村居和项目150个,帮扶资金涉及7000多万元。共组织15批近百名侨领侨胞对侨捐项目和侨爱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督查活动,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督查与跟踪,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督查验收,确保捐建资金与项目落实到位,确保华侨捐赠资金产生最大化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