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侨青王嘉明:拳拳赤子心 侨爱代代续馨香

2017年03月27日 14:32   来源:深圳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王嘉明(右一)在深圳市侨企联年会上一展歌喉。
王嘉明(右一)在深圳市侨企联年会上一展歌喉。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何扬 文/图

  他的爷爷是缅甸归侨,已故的父亲曾是深圳市侨企联的创会会长,自小,这份侨情便在他的心中分量重、烙印深。曾是小童星的他,最终选择回归家族企业,为侨企的繁荣发展奉献青春。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他不忘初心,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侨界事业中,为年轻一代的侨界企业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他,就是深圳市侨企联青工委主任王嘉明。

  曾经星途灿烂

  1982年在香港出生的王嘉明是一个幸运儿。8个月大时,他就被祖母抱去试镜,结果从几千名选手中胜出,不满1岁就成了小童星,接连在电影《最佳拍档》系列中饰演麦嘉的儿子“光头仔”。

  王嘉明自小多才多艺,且酷爱文艺事业,演出过多部电影。一路走来星运顺遂的他,歌唱实力连歌神许冠杰也大为欣赏。18岁那年,王嘉明与黄百鸣签下6年的全经纪约,先后在 《九个女仔一只鬼》、《百分百感觉》等电影中演出。

  回忆起昔日在影视娱乐圈打拼的日子,王嘉明有几分自豪,也有几分留恋,如今转变为企业家的他,依然把唱歌当成最大的业余爱好。今年1月,在市侨企联举行的三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创新发展、侨首以待”年度晚会上,他倾情演唱的《侨企联的小心愿》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观众忍不住感叹:“唱得比科班出身的还好听!”而很少人知道,如今成熟稳重的他,曾是影视演艺界的一颗璀璨新星。

  责任重于爱好

  王嘉明的爷爷王俊宏曾在缅甸的一所华校任校长,为当地的华人子女上学提供过很多帮助。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给无数怀有实业报国梦想的华人华侨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王俊宏毅然来到深圳,创办了时运达(深圳)电子有限公司,成为最早一批来深圳投资创业的侨商。

  王嘉明的父亲王海,则带头发起成立深圳市侨企联,在为侨资企业服务、搭建会员与政府沟通平台、扩大与港澳及海外侨社团交流、引导侨资企业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在王嘉明小时候,爷爷就常常给他讲过去在缅甸的一些故事,让他深刻感受到昔日华侨在外打拼的不易以及华人华侨团结互助互爱的精神。他还多次目睹父亲帮助侨资企业落地、为侨资企业家发声的具体行动。自小耳濡目染,老一辈华侨华人的形象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他们勤奋节俭,弘扬侨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012年,父亲因病去世,王嘉明强忍悲痛,接过父亲留下的事业,协助爷爷打理好公司,为此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影视事业,但他无怨无悔,他说:“责任比爱好更重要!”

  为侨团注活力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侨情变化、侨社团青黄不接的现象日益突出,如何吸收新鲜血液、培育新生力量、实现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侨界关注的热点。2016年7月,在市侨企联会长郑凯平、常务副会长马鸿铭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王嘉明牵头成立了市侨企联青年工作委员会,目前已拥有成员60多名。市侨企联青工委以“搭建交流平台、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帮助回国创业的华侨华人青年更好地扎根深圳。

王嘉明(右四)带领市侨企联青工委代表团参加沪深连三地侨界青年企业家联谊活动。
王嘉明(右四)带领市侨企联青工委代表团参加沪深连三地侨界青年企业家联谊活动。

  伍羡冰是一名墨西哥归侨,从事国际贸易行业,自从加入市侨企联青工委这个大家庭后,他对在深圳创业更有信心了。王嘉明等从事相关行业产品生产的企业家把各自公司最新研发的产品优先提供给他,使他出口的产品更具竞争力。此外,侨界自家人建立起了相互间的信任,让伍羡冰不必担心货不对板,从而可以更专注地做业务推广,推动事业更上一层楼。

  去年9月,王嘉明率市侨企联青工委前往辽宁省大连市参加沪深连三地侨界青年企业家联谊活动,与来自上海浦东新区侨联青年委员会、大连市侨商会、大连市侨联青年委员会的三地侨界青年代表分别就各地侨界青年组织发展情况及商协会情况进行了交流,并代表深圳市侨企联与大连市侨商会签订了友好商协会协议,与大连市侨联青年委员会、上海浦东新区侨联青年委员会签订了《沪深连侨界青年才俊联盟》协议。活动结束后,三地侨界青年代表通过微信平台,分享三地的政策法规、项目信息等,为三地侨界开展商贸交流、加强公益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地侨界青年才俊联盟引起了巨大反响,苏州、成都等城市的侨界青年组织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和深圳市侨企联青工委取得联系,表达了强烈的联盟意向。

  【记者手记】

  侨界青年 砥砺前行

  相比“老侨”,“新侨”群体具备专业知识水平更高、国际化视野更开阔、创新创业更有活力等优势,更为难得的是,不少“新侨”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不忘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忘向老一辈取经。尽管爷爷已经90多岁,但王嘉明还常常就如何让企业发展得更好等问题与爷爷进行探讨交流。他认为,老一辈对国情、对市场判断得很准,多和他们交流,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与此同时,他还充分发挥年轻人视野宽、专业知识水平高等优势,大胆创新。目前,他们的企业已实现了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研发型转型,新研发的产品专利超过200个。侨界青年扬长补短、砥砺前行,正成为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一支生力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