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河南省侨联桥南村里话扶贫 搭建侨界扶贫桥梁

2017年04月28日 13:1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河南省侨联界在临颍县桥南村共话扶贫工作。(杨大勇 摄)
河南省侨联界在临颍县桥南村共话扶贫工作。(杨大勇 摄)

  中国侨网漯河4月28日电(记者 杨大勇)“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干”,“产业扶贫,培育村里自己的产业”,“要把村里的特色产品赋予一种文化”,“为村里培养专业技术骨干”……27日,河南省侨联一场别开生面的扶贫座谈会在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召开,来自河南各地的侨联界“大咖”为该村的扶贫工作建言献策,也搭建起桥南村与侨界的联系桥梁。

  27日,河南省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委大院比以往热闹许多,院内是来自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医疗专家在为村民们义诊,村民见到了省级医疗专家;在该村委办公室里,是河南省侨联界的“大咖”热议着该村的扶贫工作。

  河南省侨联驻桥南村第一书记牛海堂坦言,扶贫工作是自己的事业,肩负责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把党员的先进性提升起来,才能带动村里的工作。自驻村以来,自己就是村里的一份子,村里沟沟坎坎他都走过,村里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助,他心里清清楚楚。

  河南省侨联副主席、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院长郑鹏远表示,为让桥南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除了派专家大夫义诊外,还打算在该村建立远程医疗服务,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医疗专家的服务。

  河南省侨联副主席、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理事长李香枝说:“扶贫先扶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让乡村教师到大学接受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养。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作为河南师资培训基地,会免费为当地教师进行培训。”

  作为河南省侨联副主席,也是河南省新能源商会会长的刘东晓认为,从光伏发电扶贫来讲,一家一户扶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是项目带动脱贫。以村为单位集中利用废弃地安装光伏设备,而不是农田、屋顶安装设备,这样村里的扶贫解决了,贫困户的贫困也会解决。

  刘东晓还坦言,扶贫是动态的,应该动态扶贫,帮助村、镇发展集体经济,而不是一家一户去扶贫。

  作为侨联的一份子,身为河南省侨联副主席、河南瑞和泰实业集团总经理陈向辉表示,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为村里培养技术骨干,提供相关设备,让村民快速找到致富的方向。

  “要根据当地情况具体分析,赋予当地特产一种文化,让这种文化讲好产品故事,讲好桥南村故事,这样的文化才有力量,也能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河南省侨联副主席王鹏杰如是说。

  “这次扶贫座谈会,也像一次招商会,一些企业界代表参加,是对临颍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对临颍扶贫工作的提升。通过河南侨联这个平台,搭建起临颍与海内外侨界的联系,促进临颍经济发展。”漯河市人大副主任陈平坦言。

  河南省侨联主席董锦燕说,省侨联在漯河市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召开省侨联十届一次主席会议暨扶贫工作座谈会,这是省侨联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在中央和省委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和深入贯彻中国侨联改革方案、深化省侨联改革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针对桥南村发展思路、规划和定位,各位主席要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发挥侨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帮扶产业发展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突出增强造血功能,为桥南村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董锦燕还表示,为了扶贫攻坚这个话题,相聚在桥南村,这个座谈会是个特别的会,河南侨联界是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到桥南村,这种感情会一直持续,不会间断。由侨联通往桥南村的扶贫之路是畅通无阻的,相信会很圆满完成对桥南村的扶贫工作。(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