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侨胞列席广东政协会议10周年座谈会 情系桑梓献箴言(2)

2017年09月25日 09: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黄伟雄:为海外侨胞搭建沟通平台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44位海外侨胞中,来自新西兰的黄伟雄较为特别。2008年广东省政协首次邀请海外华侨华人列席省政协会议,他是第一批18位受邀代表之一。“我还在抢麦环节作了现场发言!当时的发言照片我还留着呢。”他兴奋地向记者说。

  今年55岁的黄伟雄祖籍广东开平,上世纪90年代赴新西兰,现为新西兰商学院院长、新西兰中国商会副会长。

  黄伟雄回忆,2008年启程赴会前还有些紧张,“因为不知国内的两会怎么开,但没想到(政协委员们)这么敢讲,尤其是‘抢麦’环节。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抢着发言,发言话题也很民生,尺度也比较大”。从2007年开始,广东省政协出现大会即席发言环节,即大家熟知的“抢麦”。

  10年过去,黄伟雄对广东省政协邀请海外华侨华人列席省政协会议的做法给予高度认可,“祖国越来越强大,很多海外侨胞为此自豪,也希望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来。但此前没有这样的渠道,侨胞们没法直观地了解国内的情况,也没法直接地表达声音。回过头看,愈发觉得这(海外华侨华人列席省政协会议)真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做法”。他还建议,可以搭建和完善此类平台,运用华侨华人力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在新西兰,黄伟雄积极推广传统中华文化。在担任新西兰奥克兰区议会议员、区议会主席期间,他积极推动奥克兰市政府将中秋节纳入当地重要庆典项目,政府拨经费和安排人员支持当地华裔举行的中秋庆典活动;同时推动在奥克兰市政府体制内成立民族事务委员会,专注于包括华裔在内的少数族裔事务,造福同胞。

  座谈会上,他也带来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广东省政协的独特优势,成立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一带一路”专家委员会,为政府决策及企业“走出去”出谋划策;二是广东在吸引早期出国留学人员等海外侨胞归国创业就业方面继续多下功夫。

  李贞驹:“走出去”须注意法律制度差异

  “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真正帮到我们广东企业走出去。”从事法律工作的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列席侨胞李贞驹通过真实案例,提醒粤企走出去应注意的事项。

  李贞驹介绍,广东近年来在英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广东省的优秀企业在英国很活跃。从商业模式来说,中国企业赴英国投资,可以在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品牌管理、节能环保等领域和英国的中高端产业链衔接,建立全球供应链和生产网络,并把英国作为对欧洲、亚洲、非洲开展投资贸易的最佳商业跳板,从而实现全球化运营。

  李贞驹表示,广东企业家非常有经营头脑,但对西方的制度和法律理解不到位,常常因此吃亏。很多企业家找到她的时候,投资已出现很大问题,合同也已经签完,白纸黑字没有办法修改。她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况都觉得特别遗憾。

  “西方的投资环境和中国很不同。在中国,一个合同只要几页纸就够了,因为它是以国家的法律框架为基础的;而在西方,合同法的基础在于‘买家责任自负’,买方有责任彻底查清楚卖家的底细。如果买方没有查清楚风险就签署合同,法律不会提供保护。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合同经常有上百页,因为他们在投资前一定要进行财务和法律方面的‘尽职调查’,双方所有的权利义务都在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合同里没有的就不受保护。”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近年来她一方面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提供免费的讲座和培训,“作为一名律师,我们不会走程式、大量使用标准条款。我们是把心拿出来,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帮助企业去规避风险、保驾护航”。

  李大西:建议广东建立珠江大学

  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列席侨胞、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校长李大西则关注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建议,广东应建立一所引领世界的创新型大学——珠江大学。

  “我之前在政协大会上提过这个建议。”李大西解释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的领导影响力离不开建立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大学。除了学习和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人才、技术及办学模式来发展自己的一流大学外,也采取直接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到国内开设分校的做法,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上海纽约大学。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联合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国际一流大学校长倡议在广东(深圳)成立一所引领世界的创新型的一流大学——珠江大学。

  李大西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模仿和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模式,这固然重要也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必须看到的是今天世界的科技、高等教育和产学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过去和现在的做法及经验已跟不上未来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例如,今天和未来的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而目前的按学科设置的院系模式并不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科的交融及新科技领域的产生。又比如,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及科研技术转化不论在效率或者产率上都是比较低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将深刻地改变世界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模式与内涵。珠江大学将在科研、教育和转化等发展模式机制上大胆创新以克服国内外大学目前存在的弊端并为世界未来科技教育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记者 占文平 通讯员 贺宇 傅秋佳)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