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归侨诗人蔡其矫:别具格调的“大海歌者”

2017年09月25日 11:04   来源:海内与海外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大海歌者蔡其矫

  蔡其矫(1918年12月11日—2007年1月3日),当代中国著名归侨诗人,籍贯福建晋江。其父蔡钟泗是印尼著名侨商,上世纪50年代归国,为第一届全国侨联常委。著作有《祈求》《双虹》《福建集》《蔡其矫诗选》《蔡其矫抒情诗》和《蔡其矫诗歌回廊》(八册)等。著名诗评家谢冕评价“他造出了中国诗歌史天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是一个奇迹。”

蔡其矫在鲁艺时期的照片
蔡其矫在鲁艺时期的照片

  海上歌声别具格调

  1953年秋天,蔡其矫第一次接触海军,到东海舰队的舟山基地、温州水警区、福州水警区、厦门基地等处考察观通站、炮艇和海岸炮。当年,蔡其矫写了《海岸》,描写故乡围头湾的现状和变化。他讴歌故乡海岸的美丽和亲切:“面对着大洋伸出花岗岩的礁石,/有白色的浪花为它绣边。/……那亲爱的雁群,伸着灰白的长颈,/在海洋的低空逆着风筝飞行”

  那时候的蔡其矫对新生的共和国充满信心,作为归侨赤子,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又在国共两党对垒中站在胜利者一边,其时共和国展现了一派勃勃生机,前景似乎如花似锦。因此,蔡认为,这里的人们从这贫穷的海岸出发,向遥远的国度去寻找幸福,去寻觅黄金,他们走过了多少岛屿,经受了多少风雨,看见的只有眼泪与悲伤!

  现在,该是流浪者回家的时候了!/他们来了,带着一颗被伤害的心,/回到他们曾经抛弃过的海岸,/他们才知道幸福不需要到远方去寻找。

  1954年,蔡其矫在福建、浙江沿海等地体验生活,在厦门住了一段时间,也在舟山群岛深入生活。在这段到海军和沿海生活中,他写了十几首反映水兵、炮兵和海滨生活的诗,像长诗《蓝衣的炮兵》、《海上歌声》等,都是100多行,讴歌新中国的护卫者和建设者,驱散以往海上的耻辱与不快。在《蓝衣的炮兵》中,他歌唱祖国年轻的炮兵,保卫着祖国东南的门户,为祖国筑成钢铁的屏障,护卫着和平建设的土地,使天空和海洋更加壮丽!在《海上歌声》里,诗人即景生情,借着“一只羞怯的小鸟,藏在草底下/向太阳唱着热情的歌”的画面和音调,表达了“我也向祖国唱着这支歌,/应和那早晨庄严的歌声。”

  在《早晨》这首短诗中,蔡其矫看到一个巨大的船队正在出发,它的前列已走入大洋,远远只望见闪光的帆,它的纵队正在诗人面前经过,可以听见船头的浪声,而它的后续还在港内,正慢慢向海口前进;浩浩荡荡的船队占据了整个海洋,如无数的星星布满了明洁的天空。诗人通过波浪的前后拥挤,仿佛看到它们正向船队举起祝贺的酒杯,而风帆好像有生命的鸟儿,正在冲开波浪展翼飞升。于是,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时,云在飞驰,海在扬声,

  祖国和平与繁荣的标志,那巨大的船队,

  正在向太阳向无限的广阔前进,前进。

  诗人在同一时期所写的《海的歌者》所传递的声音是这样激越,正为可见的,不可见的,在近处和在远处的,一种正在新生的令人激动的事物而歌唱;而这更促使诗人 “为祖国一切刚刚出现的事物而歌唱,/连同它壮丽的景色,/和那无所不包的爱情。”

  蔡其矫这种乐观、激越的情调,同样影响到他的一些短诗,而这些短诗像《风和水兵》、《夜泊》等,更给他带来了读者的青睐和声誉。《风和水兵》全诗只有十三行,而且头尾两句是重复的,兹录如下——

  风啊!风啊!

  你是大海的朋友,水兵的爱人!

  你带来了岸上花的芬芳

  和草的凉爽,

  抚爱船上的旗帜和我的心。

  你吹起我帽后的飘带,

  用激动的声音向我诉说衷情;

  你把飞溅的水花泼到我的脸上,

  我感到是你清凉的嘴唇在亲吻。

  你那粗犷不羁的爱,

  只给那最坚强的灵魂。

  风啊!风啊!

  你是大海的朋友,水兵的爱人!

  而只有八句的《夜泊》则像一首律诗,短小、精悍、隽永而富有哲理,情景交融。“我听见微波在向船诉说温柔的话,/但桅杆上的红旗却还在与风搏斗;那些落帆而停泊在一起的船队,/在梦中也还未忘记它风波的路。”这时,风是肆虐者,微波却是暖心的知情者、朋友,而最终诗人所要表达的是船队和船上的人们即使暂时落下船帆,也时时刻刻关注着风波不断的海上之旅,即使有再大的风波、最大的困难,也要到达预定的彼岸。

  海上的守卫者,就像蔡其矫在《三个巡逻兵》所写的,当孩子们上床睡眠,情人们已不在公园谈心,巡逻兵们在那寒冷的海滩上,眼光极力穿透黑暗,正在雨中缓慢前进,诉说着士兵对祖国的爱情。

  在50年代的福建前线,蔡其矫还注意捕捉普通人的身姿,描写他们瞬间的美,《船家女儿》就是这样一帧美的速写。他首先写到她生活的海天环境:诞生在透明柔软的水波上面,发育成长在无遮无盖的最广阔的天空下。然后,总结一句“她是 自然的女儿”。还有“最灿烂的/是那飞舞着轻发的额头/和放在桨上的手”,一切都是那么迷人。然而,诗人还没有点到为止,而是把诗的高潮留到最后,“当她在笑,/人感到是风在水上跑,/浪在海面跳。”

  这就把船家姑娘健美、爽朗、活泼、乐观的音容相貌写活了,仿佛我们也跟着船家女儿在海面上奔跑跳跃,传递出一种近景与远景皆美的画面。

  《鼓浪屿》,更是蔡其矫有关厦门诗歌中长盛不衰的名篇,他用三段四行的形式,凝练生动地用“一只彩色的楼船”、“永不归去的春天”和“在睡眠中的美人”,比拟“水上的鼓浪屿”、“花间的鼓浪屿”和“月下的鼓浪屿”,现在已成为鼓浪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为西沙群岛而放歌

  1956年,蔡其矫得到了一年的创作假,他二话没说地再次到海军基地体验生活,继续海洋诗篇的创作。

  当年年底,蔡其矫从万山群岛、湛江、榆林港一直到海南岛、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他在《湛江港》中,对新兴码头的繁忙与繁荣加以礼赞,对建设者的辛劳和奔忙、欢乐与自信予以歌颂,“宣告人民国土的码头永远没有黑夜。/海面则有红色的航标在水上闪亮,/各国的远航轮船也闪烁密密灯火,/信任与友谊是这里永远不灭的光辉。”他还写了不少军港之歌,《三都澳》、《炮台》、《榆林港之歌》、《雨中金清港》等,唱出了护卫祖国海疆的战士的胸怀、职责和容纳一切的宏大的心。

  1957年元旦,蔡其矫是在海南岛榆林港海军基地度过的。他在写作《大海》的同时,创作了长诗《榆林港之歌》。在这首诗中,蔡其矫借用战士与诗人的对话,强化战士们的心胸永远不能平静,壮志和青春炽热如火,他回应“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诗人/能替我歌唱这壮丽的海港;/也没有一篇诗歌/曾写出战士心中全部美好的天地/和战士的无比豪迈的事业。”的呼唤,赞美榆林港的战士,是和平的最前哨,经受风浪的先锋。

  1957年3月,蔡其矫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写了长诗《西沙群岛之歌》。这几乎可以说是中国诗人第一次完整、翔实地描写这个由白浪、似乎、热带鸟类和植物所塑成的祖国南海上一排素馨花——西沙群岛。他通过潜水镜向海底瞭望,看见礁石上长满五光十色的珊瑚,好像巉岩上开满四季的鲜花;还有各色各样的鱼儿,也让人心旌摇荡。

  在与海和海上的人们打交道的时候,总能激发他的诗思。就像他在榆林港,听到一位同行对一个哨兵说:“你们是站在祖国的最南端了。”而战士“还差得很远呢!祖国的最南端是曾母暗沙”的回答,则令蔡其矫感慨万千,并为他们的忠勇气概所折服,因此写了《榆林港之歌》。

  蔡其矫还注意写海上守护者、建设者的内心世界。像《水兵的心》开篇就这样写道:“要是失掉海,我们就没有自由;/我们/生来就为大海去战斗。”在《你和海》中,诗人通过水兵给远方爱人的信,把海和爱人合二为一,水上的波纹,就像爱人的光辉的微笑;月下的波光,就像爱人明亮的眼睛;南来的风吹拂在脸上,有如爱人的小手轻轻的抚摩……于是,诗人把水兵对爱人与海的心声表达出来——

  海在我的眼睛里/没有一样不像你,我爱海,如同我爱你。/ ……/ 我守望着海,如同我守望着你。

  “你们爱海吗?你们觉得它美丽吗?”蔡其矫在与水兵开的座谈会上如是问。也许,他认为答案只能是肯定的,没想到有一个曾陪诗人散步的水兵回答出乎他的意料:“所谓海是美丽的,那是作家在说谎。那是因为他并未亲身经历过海上艰险的生活。让他来和我们一同生活,一同经受风浪,那时再看看他会不会说:海是美丽的!”

  正是全身心地扑进大海,涌向军港、海港,蔡其矫的笔触遍及水兵、蓝衣的炮兵、灯塔管理员、海岛姑娘、船家女儿,炮台、前哨、阵地与花园,以及早春、早晨、雾夜、涛声、飓风、巉岩、悬崖……他写海的暴躁、喧嚣、狂啸、强悍,也写海的宁静、温柔、多情、包容;写海给国人带来耻辱、血泪、寒冷与恐怖,而今带来尊严、和平、自由与歌声。他对着迎头浪放声高歌:“啊,大海呀!没有浪我就感到寂寞,/请给我以永远不平静的道路吧,/水兵的心需要风,需要浪。”

  他也因为写海的长篇短章、雄阔柔美,而得到读者的喜爱,被称为“海的子民”、“大海诗人”。

  孤帆远航抒写海神

  上世纪50年代,蔡其矫以其《回声集》《涛声集》和《回声续集》,在中国诗坛上确立了自己“大海诗人”的名号。此后,他有关海洋的诗篇依然源源不断。

  1980年,蔡其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机会,我还要到海上去,继续写海。海,对中国实在太重要了,而古典诗词写海的很少,中国诗歌写海还是很不够的。”

  1984年,他一口气写了《热海》《多情海》《晴海》和《与中海》,也是为海画出一帧帧的速写,写出它们不同的样貌,写出诗人对它们的感情。如《多情海》写一位女导游引导诗人过海,自己却滞留在渡口,“阳光,海水,沙滩/都有青春的微笑/为什么斜阳投下的阴影/横吹的风在沙上作响/都如大提琴般沉重”。表达了诗人对导游的同情。而在《雨中海》中,诗人以细微的观察和白描的功力,对雨中海作了准确的描摹。(王永志 刊载于《海内与海外》2017年9月号)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