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汕头侨界海归协会探访“老一代”归侨并拍摄纪录片

2017年09月28日 14:2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汕头侨界海归协会探访“老一代”困难归侨并拍摄纪录片

  “了解侨胞是年轻海归的重要课题”

  截至9月25日,拍摄好的纪录片已经粗略整理出两个版本,接下来还要加入字幕和片头,按照计划,最后还要剪辑出一条只有两分钟的版本。

  这是汕头侨界海归协会为“老一代”困难归侨所拍摄的纪录片。“协会里的会员都是用工余时间帮忙做这件事的,有些小伙伴本身工作就特别忙。”汕头市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副会长朱雅晨告诉记者。

  9月上旬,6名海归协会慈善专委会的志愿者代表,带上一些生活必需的物资,米、油,棉被和洗衣粉,在永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晓华的带领下,实地探访10户困难归侨、侨属,并通过与被探访者一对一交谈,拍摄侨胞口述纪录片。

  “在很多人眼里,归侨代表着富裕和成功,与‘贫困’不沾边。但是,对于协会里的这几个志愿者来说,这次探访,刷新了大家对‘侨’的认识。”朱雅晨说。

  通过实地探访直接了解归侨需求

  “很早就有计划要去探访困难侨胞、侨属,但具体时间一直定不下来,也不知道情况会怎么样,真正得到通知的时候,距离实地探访的日子只有1周的时间准备。”朱雅晨告诉记者,“我们在网上购买米、油和洗衣粉,也买了10张棉被,但当距离探访的日期愈来愈近,被子却迟迟不到,慈善专委会的财务专员蔡子丰就让自己的工厂赶制了10床被子送过来,布料和人工都没有收钱。后来,网上购买的被子赶在探访之前送到了,这20床被子就一起被送到困难侨胞、侨属手上。”

  朱雅晨的奶奶是汕头第一批侨胞,她问奶奶“老一辈华侨最需要什么”,奶奶告诉她是“寻亲”。“我想先从探访入手,了解一些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再根据需求,请相关部门给他们提供帮助。”

  实地探访时,很多小伙伴都被震撼了。

  “看到楼梯的那一刻,我傻眼了,这楼梯还能上去吗?”参加探访的志愿者林欣说。

  上楼梯像爬梯子,为了照顾后面的同伴,林欣上去之后就站在上面一边用手机打着光,一边接过物资。木板已经松动,苏瑜踩上去,木板滑下来,她又用脚把那块木板摆正。屋主走过来,从志愿者手中接过一袋米、一桶油、一床被子和一袋洗衣粉。

  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没有一丝风、6名志愿者、3位街道的工作人员、1名摄像师,加上两位屋主,10个人刚爬上这间两层的小楼,苏瑜就告诉身边的同伴,“我身上那件协会小马甲里面的衣服肯定已经湿透了”。

  面对面采访老奶奶和她的儿子时,林欣就正对着照相机和为了增加拍摄效果补光的灯,大颗汗珠顺着林欣的脸颊淌下来,直到谢奶奶(化名)的儿子把家里仅有的一台落地式风扇打开。

  “没有人多说话,虽然大家都忍不住打量着屋里的陈设,眼睛里写满‘这里能住人吗’的惊讶,但是没人真的说出来,也没有人‘嫌弃’”,一位志愿者说,“甚至没有怜悯和同情,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收起优越感,只留下谦卑和友好。”

  拍摄纪录片是为了让他们“讲故事”

  谢奶奶(化名)今年77岁,是印尼归侨。老人家识字,看着林欣身上穿的协会会服,一字一句念出来,“汕头市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谢奶奶拉着林欣的手说,“我感谢你,我一直盼望着你们来看我,我怕我等不起。”

  1939年,谢奶奶父母抱着还在襁褓中的谢奶奶回到了梅县大埔的祖宅。奶奶是养女,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据谢奶奶的儿子叙述,谢家在印尼经商多年,富甲一方,仍不忘祖国。1959年,谢奶奶来到汕头,继承了在汕头的多处房产,其中就包括了现在居住的这栋“危房”。据悉,之前街道的工作人员曾提出让谢奶奶提交申请,申请安排别处居所,但是老人家坚持要守祖屋,不肯搬走。

  黄依琳采访了一位在1968年去泰国打拼的大叔,据大叔回忆,当时只有17岁,跟着亲戚去泰国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当时坐了四五天的船才到达泰国。”他被安排在一家米厂上班,每天舀米、拣米。天气炎热,到了晚上,只有工厂里还算凉快,一堆人就在厂子里休息。每个月一拿到工资就赶紧寄回家里。一两年后,泰国时局动荡,大叔被迫回国。

  “他们都很有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他们作为走出去的‘一代’,身上有潮汕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如果一直没有人和他们聊,那些宝贵的记忆和故事,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拍摄,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是为了留住记忆。”协会里负责统筹拍摄的谢颖说。

  走访刷新志愿者对“侨”认知

  当天,结束了将近9小时的走访后,海归协会的志愿者和记者聊起了各自的感受,“和现在的我们出国是为了旅游或留学不同,当时他们出国打拼,艰辛又无奈。”黄依琳说。

  “他们没有抱怨生活,即使现在过得不好。生活给予的苦难和动荡,他们似乎都坦然接受了,没有人怨天怨地。”林欣说。

  苏瑜告诉记者,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她来到78岁越南归侨陈老先生(化名)的家。“映入眼帘一处破败的房屋,即使门外是白昼,走进屋仍有种在夜晚的错觉,屋里光线灰暗,地上有弯弯曲曲的沥青印子。大概是之前地面有裂缝,用沥青填补时留下的印记。”陈老先生的妻子看到志愿者的到来既开心,又手足无措。“她急急忙忙想倒水给大家喝,却找不到像样的杯子,她脸上的尴尬和歉意,让我觉得很心酸。”苏瑜说。

  “有一位身材精瘦的大叔,即使住在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的房子里,精神状态仍然可以用‘矍铄’来形容,只在讲起他人生里的大起大落时,才红了眼眶。”谢颖说。

  “潮汕的侨胞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群人记录着各自当时远赴海外的原因、想法,甚至是民情。我发现,现在的侨和以前的侨,真的是两回事。没有这次实地探访,我们不知道落差有这么大。真正了解侨,是年轻海归们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副会长朱雅晨说。(宋芾)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