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福建青年联会:让更多海外侨青回归创业
中国侨网福州2月3日电 (记者 林春茵 龙敏)37岁的闽籍泰国华人青年陈栋良在宁夏“种地”已经快10年了。“祖辈们就是这样在海外打拼。”他在贺兰山东麓开辟10万亩葡萄园,如今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新加坡青年陈君宝在1987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并不了解爷爷陈嘉庚何以倾资在这片故土上资助创办118所学校。如今,陈君宝以陈嘉庚基金会副主席身份,几乎每月都往返于新加坡和中国之间。
在新任世界福建青年联会会长、捷中友好合作协会荣誉主席陈秋途看来,闽籍青年华人华侨的回流奋斗之途,既寄托“前辈敢闯敢拼的精神”,又充满“在包容合作中实现新作为”的朝气。
第二届世界闽籍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世界福建青年联会(以下简称世青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2日在福州举办。会议期间,陈秋途当选新任世界福建青年联会会长。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吸引侨青们回归家乡创业?陈秋途锁定三个努力方向:抱团帮助侨青融入在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寻觅商机和推动华文教育发扬中华文化。
印尼印中商务理事会总主席林文光尤其注重“华文教育”的引领。他不但开办华校教授中文,在中国投资侨商开发区的同时还建设“侨商家园”。“青年创业也需要有感情有激情的投入,不了解中华文化,对中国就难有感情。”
菲律宾菲华各国联合会主席蔡志河鼓励海外侨青“多回家乡走走”。他说,中国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世界也会分享到中国的发展机遇,侨青们找准定位,要常回家乡走走看看,寻找商机。
在美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陈清泉观察中,福建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对海外侨青颇具吸引力。“福建发展快,求贤若渴,福州滨海新城的大数据产业园、长乐东湖VR小镇,已经吸引不少美国华人华侨的技术人才。”
“家乡人情味重,华侨后代只要深入了解祖(籍)国,都会感到有吸引力。”马来西亚高峰集团董事经理郑福成建议,鼓励侨青到家乡读书、实习,与祖(籍)国青年结伴创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