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广东惠州侨镇打造侨房改造示范区 为归侨解“乡愁”

2019年11月26日 10:1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打造全国侨房改造样板示范区

  惠州侨镇为归侨解“乡愁”

惠州侨文化博物馆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对外开放。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惠州侨文化博物馆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对外开放。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上世纪中期,大批海外华侨被迫回国,华侨农场应运而生。曾经,广东是全国华侨农场数量最多的省份,全省23个华侨农场犹如母亲的臂弯,将归难侨(即归侨和难侨)揽入怀中。

  作为客家侨都,惠州曾有两个华侨农场安置归难侨,分别是曾以绿茶闻名的潼湖华侨农场,和“20世纪亚洲最大柑桔生产基地”杨村华侨农场。经过改制,这两个华侨农场已变成当地的侨镇——潼侨镇和杨侨镇。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现有归侨8457人,大多仍聚居在侨镇。近年来,潼侨镇和杨侨镇积极谋发展,镇域经济整体发展加快,公共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侨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可以说,惠州归侨侨眷的安居乐业,是当地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全力做好侨务工作的生动写照。

  ●南方日报记者 于蕾

  民生保障 归侨安居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在仲恺高新区潼侨镇侨安花园小区,80岁高龄的越南归侨陆超允正在客厅悠闲地喝着工夫茶。2009年,他花了6.9万元后,从原有的砖瓦房搬进了一栋6栋联排式的楼房。这样一来,他们一家6口人再也不用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里了。

  同样是10年前,当时67岁的归侨李发兴也住进了博罗县杨侨镇坪塘分场新村的“侨心居”。除了政府每栋补贴2万元,他又花了10万元建起现在两栋两层联排的楼房,和老伴一起过上了闲适的退休生活。

  归侨侨眷们搬进新家的好消息接踵而来,这得益于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工作的启动。“归侨原有住房大多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大多又矮又旧又小。”潼侨镇党委委员黄志珊介绍,许多侨民旧有住房年久失修,危房面积大,必须进行改造或重建。

  为解决归侨“住房难”问题,近年来,惠州市将归侨的安居工程提上民生工作的议事日程。在杨侨镇,8个华侨新村相继建成,一座座二层楼房整齐罗列;在潼侨镇,三期归侨安居房全部已经交付使用,归侨侨眷住上了现代花园小区。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杨侨有930套,潼侨有1126套,全市共建成归侨安居房2056套。

  值得一提的是,潼侨镇侨房建设的做法走在全国前列。一方面,该镇高起点、高标准、多层次实施“惠侨安居工程”,分三期建设,既有5层楼梯房,也有6栋3层联排楼房、高层公寓,满足归侨不同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安居工程采用以房换房和自愿的原则,归侨只需支付一定款项,就能用小房换大房,用平房换楼房。

  “目前,潼侨归侨危房改造工程已累计投入4亿多元。除了国家补贴外,建房资金大部分由区、镇两级政府自筹,归侨自付部分不多。一期需自付8000元左右,二期需自付6.9万元,三期根据面积差额个人最多自付2万元。”黄志珊说。

  他还透露,去年该镇已经理顺了归侨安居房的产权问题,未来很快可以为每家每户办理房产证。“我们的短期目标是让归侨侨眷宜居安居,长远目标是将安居工程打造成全国侨房改造样板示范区。”

  楼高了,房间大了,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也越来越完善。近年来,惠州归侨子女已全部被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围,两个侨镇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60周岁以上归侨每月生活补贴提高到150元,原华侨农场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解决;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也越来越齐备,归侨侨眷们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产业带动 边缘小镇重新焕发活力

  安居,继而乐业。如何在不断丰富“安居”内涵的同时,加大归侨侨眷“乐业”力度?这离不开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2003年之前,潼侨、杨侨两个侨镇还是国营华侨农场,安置了来自越南、印尼、缅甸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两个华侨农场曾以种植茶叶和柑桔闻名,在上世纪80年代风光无限。陆超允曾是潼湖华侨农场茶一队的队长,那时种茶每月工资29元。提起茶园,老爷子仍一脸骄傲:“潼侨的绿茶最有名。”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曾经令人羡慕的华侨农场却掉队了。以杨村华侨农场为例,这个昔日亚洲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在20世纪末面临着债务沉重、发展滞后、归难侨生活贫困等诸多问题。

  从2003年开始,惠州两个华侨农场相继撤场设镇,立足工业强镇,大力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据统计,2018年,杨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4亿元,是2003年的10倍;潼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是2003年的17.9倍。两个边缘小镇正逐步向城市中心蝶变。

  近年来,在县区工业化、产业化的带动下,两个侨镇开始脱胎换骨,重新焕发活力。在潼侨镇,“惠侨安居”工程的落实为当地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一批新兴产业在这里落地。如今,陆超允和老归侨们过去居住的地方,已经建起了TCL华星光电模组工厂,这为该镇的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杨侨镇,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也初显雏形。工业园规划总面积53平方公里,覆盖杨侨、杨村、麻陂3个镇,其中,首期开发的园区全部在杨侨镇内。工业园着力集聚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智能装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产业,现有工业项目29宗,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41亿元。

  “转移工业园的建设不仅盘活了镇里闲置土地,增加了税收,还将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归侨侨眷及当地居民的就业。”杨侨镇镇委委员郑斯东介绍,目前该镇已有1000余名劳动力在工业园就业,约有四成是归侨侨眷。

  文化传承 侨文化博物馆将对外开放

  在潼侨镇的潼侨公园,一组白色的人物雕像格外瞩目:5名男女人像依次排列,排头的男子颔首微笑,戴着越南特色的帽子,拖着行李箱;后面跟着的几个人物有的戴着斗笠,有的头顶包裹,充满东南亚风情……雕像下面的文字记载显示:1966年筹建潼侨华侨农场,归侨漂洋过海来到潼侨镇安居。

  “这是归侨侨眷的生活印迹,我们要将归侨历史固化下来,留给后人。”潼侨镇侨联主席刘官洪介绍,潼侨公园是与侨文化结合设计而建,随处可见侨文化符号,以便让大家了解潼侨镇和华侨农场的历史。

  其实,刘官洪也是一名归侨。1969年底,由于政治原因,他们一家人被马来西亚遣送回国。“第一批马来西亚归侨是在上世纪50年代回国,他们都去了海南岛,在那里种橡胶。”说起归侨的故事,刘官洪侃侃而谈,他格外希望这段历史能被传承下去。

  据刘官洪介绍,一个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惠州侨文化博物馆已在潼侨公园“安家”,目前已进入展陈阶段,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对外开放。为了筹建博物馆,该镇从2013年开始收集具有侨文化特色的物件,包括归侨从东南亚带回来的物品,以及华侨农场时期的物品、图片等,像是印尼的安格隆、缅甸的铜纱锅、越南的钛煲、纸币等都在其列。

  据悉,惠州侨文化博物馆共投入2000多万元,旨在建设成省内乃至全国一流归难侨史展示和侨文化交流基地。博物馆由少年文化宫、展览厅和多功能厅三部分组成,将通过实物还原、图片文字记载和多媒体影像展示等方式,再现华侨回国的辛酸史、奋斗史和成就史。

  除此之外,潼侨镇向来重视挖掘、展示和传承侨文化,近年来,当地还广泛开展东南亚特色舞蹈和歌谣培训,举办侨文化活动周、东南亚美食节等活动。文化惠民事业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侨文化”品牌也不断被擦亮。

  目前,该镇正在积极谋划潼侨公园创建侨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一方面,加大投入和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潼侨公园整体配套;另一方面,整合公园、侨文化博物馆及周边资源,做好近期3A级景区创建和远期4A级景区谋划工作,让旅游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