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经开区开展“百企扶千户”行动 助力脱贫攻坚结硕果

中国侨网南宁1月17日电 (常丽莹 徐曼)广西—东盟经开区(原武鸣华侨农场)积极开展“百企扶千户”帮扶行动,发动159家企业(机构)参与“百企扶千户”帮扶行动,把“科技、文化、技能”等带到村送入户,帮扶户数3000多户,受益群众达7000余人。
行动中,广西—东盟经开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发挥“关键少数”模范带动作用,通过到村入户调研、组织第一书记开展调查摸底等方式,摸清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和困难,确定帮扶重点、方式、措施以及帮扶企业的类型、范围。
根据“百企扶千户”帮扶行动方案,开发区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对接和服务,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开出一剂良方。
在广西—东盟经开区定点帮扶贫困村武鸣区四育村的大棚基地里,黄色、红色的彩椒压满枝头。
“这是我们的大棚彩椒种植基地,自从和企业合作以后,村民完全不用担心彩椒的销路了。”四育村第一书记覃朗说。
在“百企扶千户”行动中,广西新佳恒农业科技公司与四育村结成对子,采取“产业合作+技术推广”的方式,承包四育村15亩大棚彩椒,合作第一年,就为村里带来经济收入6.5万余元,带动了21人实现就业。期间,广西绿霖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向四育村捐赠了20吨蘑菇渣,为大棚彩椒种植节约了成本。
“近年来,开发区有很多的企业积极主动的联系到我们,到村了解我们村的困难和需求,有的带资金,有的带种养植技术,有的带生活学习用品或是农用物资,为我们村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四育村党支部书记梁祥忠说道。
广西—东盟经开区还积极引导广西南旭塑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向武鸣区仙湖镇四育村、府城镇永共村、锣圩镇清凤村、宁武镇长安村赠送一批排水管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村送去了“及时雨”。
针对“读书难、就业难、产业发展难”等致贫根源,东盟经开区还以村企结对、“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形式,重点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教育、基础设施、产业帮扶,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实现脱贫。
在教育帮扶方面,引导新彩制衣公司、绿地集团等7家企业为13户贫困家庭提供教育帮扶资金累计11.92万元。
在就业帮扶方面,开发区动员李宁公司、南宁双汇有限公司、广西金美印刷等7家企业采取“同等条件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方式,优先安排以贫困户自身技能为主的工作岗位,为30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问题。
“现在在公司上班有五险一金,每个月有2800元的工资,我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找到工作了,生活就有保障了。”实现就业的贫困户梁培群说。
随着“百企扶千户”帮扶行动的全面开展,广西—东盟经开区引导企业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贫困户实际,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用好用足扶贫政策,促使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实现帮扶措施与脱贫需求精准对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实现村企共建双赢。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广西—东盟经开区表示,将持续推进“百企扶千户”行动,号召更多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行动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