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

中国侨网南宁4月23日电 (潘志安 林浩)广西-东盟经开区(武鸣华侨农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到100%。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南宁侨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孖纺新材料项目和广西志盛新创食品有限公司志盛保健功能型饮料、乳酸菌饮料的研发和生产项目两个南宁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现场,厂房内机声隆隆,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派繁忙的景象。

其中,总投资3.75亿元的南宁侨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孖纺新材料项目,拥有亚洲第一条孖纺高分子吸附新材料生产线,工人们正在工作岗位上有序的忙碌着,该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可产高分子吸附材料8500吨,年产值可达3亿元。
在今年疫情防控中,该企业研发团队加班加点研发攻关,使“侨虹”成为广西首家具备生产医疗级熔喷布能力的厂家。现在每天可生产供应2吨医疗级熔喷布材料,有效缓解了广西生产医用口罩的原材料紧缺的局面。
“我们第二条生产线已经启动建设,预计8月能投产。”南宁侨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登明表示。

总投资2.5亿元兴建的广西志盛新创食品有限公司志盛保健功能型饮料、乳酸菌饮料的研发和生产项目,项目分三期完成,目前乳酸菌饮料、饮品等项目的厂房、调度楼、办公楼已完成建设,一期冰淇淋项目机械设备已经进入调式阶段,计划今年5月份投产。
广西志盛新创食品有限公司工厂厂长黄建华介绍,该公司全自动圆盘花色生产线已经到了最后的调试生产阶段,预计马上可以投入生产,最大产能能够每单班生产30万支/天。
为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广西-东盟经开区主要负责人盯重点抓关键,主动跟踪服务,深入辖区、市重大项目现场开展服务活动,主动上门了解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协调打通堵点,指导督促企业努力实现及早竣工、尽快投产达产。
一季度,为统筹推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减小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东盟经开区通过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开发区先后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8个服务小组,累计走访工业企业103家,累计答复、解决企业关于防疫物资紧缺、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160余项,发放政策指南600本,支持约120家企业防疫口罩约69250只。
下一步,广西-东盟经开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作为,破解工业企业发展难题,对已开工、在建的重大项目,精准服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努力实现及早竣工、尽快投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