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数百南洋华侨在祖国危难之际毅然返乡支援抗日

2020年08月03日 13:50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数百南洋华侨在祖国危难之际毅然返乡支援抗日

  “琼崖已到危险关头,快起来为家乡奋斗!”

  ■ 本报记者 习霁鸿

  在琼崖儿女顽强抗日的磅礴画卷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原本身在南洋,却在祖国危难之际毅然返乡支援;他们人数不多,作用却不容忽视。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华侨”。

  8月2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屹立于此的“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雕像,背后书写的是一段热血爱国故事。

  海南是著名的侨乡。20世纪上半叶,靠着勤劳与智慧,不少下南洋打拼的华侨已在异乡扎下了根。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七七事变”后,1938年11月,南洋琼侨成立了“琼崖华侨联合总会”(以下简称琼侨总会),会址设在香港。

  “这尊雕像通高7.7米,象征‘七七事变’,对于华侨而言,那是一道集结令。”雕像创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陈学博说。

  1939年2月,日军登陆海南岛,占领了海口和沿海十三个县城、重要市镇和港口。

  “我们是保乡的战士,我们是卫国的先锋!琼崖已到危险关头,快起来为家乡奋斗!我们要回乡服务,唤醒同胞,更要深入农村,推动人民参加抗日斗争!”当年4月15日起,琼侨总会的数百人组成回乡服务团,高唱着《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团歌》,分批回琼参加抗战。

  服务团雕像共有3个人物,居于正中的一位华侨就身着西装,领带迎风飘扬,想来应当家境优渥。但仔细看,他的礼帽已被摘下,紧紧捏在手中,他坚毅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家乡,向前迈进的一条腿昭告了他的方向。

  “回国时,服务团特地随身带了许多南洋的药品。”为了制作这尊雕像,陈学博专门研究过琼侨抗日的历史。他介绍,在海南,服务团将这些药品免费赠予老百姓,救死扶伤,广受群众好评。此外,服务团还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培训了一批医务人员,成了独立总队和琼崖纵队医疗救护工作中的骨干力量。“所以,在这尊雕像中,我将其中一位人物设定为背着药箱的医护人员形象”。

  除此之外,服务团还深入海南各地,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琼崖国共两党关系恶化,服务团也因此深受国民党迫害,部分成员被国民党逮捕、拷打,乃至杀害。严峻的形势下,服务团没有退缩,而是自购枪支弹药,继续抗日。“基于这一点,我在雕塑另一侧塑造了一位敞着衣衫、手握钢枪的前线战士。”陈学博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服务团与琼侨总会失去联系,这就意味着服务团的经济援助就此断绝。根据琼崖特委指示,服务团名称保留,团员则分配到琼崖党政军各个岗位,继续参加抗日斗争。

  (本报海口8月2日讯)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