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互动与服务

近一年半至少12国对华签证简化 涉缩短时间等优惠

2014年10月20日 10:3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同德方共同决定将签证便利化举措作为具体成果纳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并以将短期签证审发时间缩短为48小时为目标。而德国驻华大使馆透露,如果申请人满足条件,中国申请人在德国的单次停留时间最高可延长至90天。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3月以来,已经陆续有至少12个国家简化对华签证措施,涉及缩短申请时间、降低费用等5大“优惠”。

  费时 开学前两天才拿到签证

  刚刚到达德国波恩大学就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包童,上个月刚刚在俄罗斯本科毕业。向法晚记者讲起办理签证,包童感慨颇多。

  “在北京的德国大使馆递交了签证申请,但是迟迟不来是最令人焦虑的一件事。”包童说,这次递交材料申请签证的时间是在8月初,但是使馆告知最快也要等一个月才可以拿到签证。果然,在德国学校开学前两天他才拿到签证,当天买了机票第二天就从北京出发了。

  而包童办理的赴德国留学签证,德国方面只给第一次赴德的中国留学生3个月签证有效时间,办理费用约为500元人民币。去德国之后才能再次申请延签,以完成两年学业。

  包童回忆说,在俄罗斯读本科时,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去奥地利交流读书,其间顺道去德国旅游过一次。但是当时从俄罗斯办理赴奥签证只需要等待三天,而且不需要交什么费用。从奥地利去德国因为同在申根国范围内,也只是坐个火车就去了,非常方便。

  揭秘

  签证审发有望缩至2天

  游客在德可停留90天

  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公关处副处长尼古拉斯·巴德告诉记者,中德以短期签证审发时间缩短为48小时为目标,并为商务人员增加多年有效签证的发放,增加入境次数、延长停留期。

  缩短审理时间的短期签证主要是针对商人、游客和访问者申请人。如果申请人满足条件,中国申请人在德国的单次停留时间最高可延长至90天。同时,德国计划在中国的武汉、重庆、济南、杭州、南京和福州开设新的签证申请中心,方便中国申请人就近申请。

  此外,今后经常旅行的中德商务人员不必每次重新申请签证,在申请资料方面,不再需要提交酒店和航班预订证明文件。

  费钱

  延签还要二次交款

  身在德国马格德堡的永琦则告诉记者,到了德国之后,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去当地外事管理局办理延签,即找到房子住、办好学校的注册证明以及医疗保险。

  不过,如果长期在那儿读书,一般申请1年以上的延签,外管局会给办电子卡,还需要交约619元人民币的制作费。而如果是1年以下的延签,他们会给一张纸制单,贴在护照上,也要交约232元人民币。这样繁杂的手续和二次消费,乃至多次交费都带来了很多麻烦。

  永琦说,德国简化对华签证后,就省事多了。

  放宽待遇 简化材料

  法国:除了工作签证需要翻译成英语或法语外,其他申请签证所递交材料无需翻译

  不限地点,可自由选择办签地点,不再受户口约束

  意大利

  可向距离居住地最近的使馆或领事馆递交签证申请材料

  可向距离居住地最近的使馆或领事馆递交签证申请材料

  法国

  扩大了1年至5年有效期的短期签证发放范围,以往多次入境签证有效期最长为90天

  新西兰

  个人签证1年内多次往返,变为2年内多次往返

  韩国

  扩大中国多次入境签证的发放范围

  获便利的人群:

  持多次入境签证中国游客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拥有韩国公寓式酒店会员资格,且会员卡价值达约2.7万美元及以上

  有北京、上海户籍的中国游客

  在“211工程”现有112所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

  毛里求斯免办签证

  满足条件:持中、毛其中一国有效护照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停留不超过30天

  巴西

  两国可互为对方商务人员颁发有效期最长为3年的多次入境、每次停留期不超过90日的签证

  费用降低

  美国

  取消共计近百元人民币的预约费和邮寄费,只收取160美元-265美元的审理费

  在查询签证结果时,新系统为免费;因故错过第一次预约面谈的,重新预约面谈也免费

  其他措施:

  1.新增加了网上预约

  2.缴费时可以用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

  3.支持办事人发邮件查询护照状态

  泰国

  11月9日前去泰国旅游,不需要向旅行社缴纳办理签证的费用。这段政策之外的时间,需要缴180元签证费

  除可在驻华使馆事先申办签证外,也可在约旦各入境口岸申请落地签证。(张秀晨、张洁清、何四芬)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互动与服务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