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互动与服务

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事项

2020年01月15日 11:0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月15日电 据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网站消息,春节假期将至,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提醒拟赴和已在领区旅游、务工、经商的中国同胞注意以下事项:

  一、了解俄法律,入国问禁,入乡随俗。请提前办理与赴俄目的相符的签证,通过中国领事服务网、驻俄使领馆网站了解俄出入境、移民、海关等政策规定。严格遵守俄入出境等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落地签”(在俄居留登记手续,非签证,俗称“落地签”)、保险等相关手续。

  二、遵守海关通关规定,严禁携带违禁品入出境。根据世界通行的海关规定,贵重金属和宝石、武器、弹药、爆炸品、麻醉品、精神类药物、文物、有毒物质和烈性药品、放射性物质、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成品、无线转播器材、食品等物品均属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物品。此外,俄法律规定,自然人一次携带10000美元以上的现金和(或)货币工具入出境需经红色通道向海关书面申报。滨海边疆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不要携带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如虎皮、熊掌、林蛙、干海参等出境,以免受阻和被追究责任。

  三、不要轻易帮他人捎带物品。如要捎带,一定要当面验明货物,确认其没有问题。为防陷入毒品案件,对化工物品、粉状物品以及其他可能有问题的、来路不明的物品多加防范,不要贪图所谓“好处费”。在俄从事物流的企业和个人,以及在两国边境从事“拎包”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对此尤其要多加警惕。

  四、不要非法务工。近年来,一些企业与个人欺骗中国务工人员赴滨海边疆区等地工作。务工人员赴俄后不能得到承诺的待遇,造成劳资纠纷,甚至发生护照被扣押、无法回国等事件。因此,有意来我领区务工的中国公民应选择与国内经商务部批准具备劳务合作资质的公司签约,以免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来俄前即应签好劳务合同。不得持旅游、商务等类型签证来俄务工。

  五、谨防电信诈骗。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政府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在境外的中国同胞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更不会要求接电人回拨任何电话号码进一步联系。不要轻信任何以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索取银行卡等个人财务信息、要求转账或汇款的电话及邮件等。

  六、旅游安全问题。报名参加旅游团时,不要贪便宜,注意旅游品质和安全,慎勿参加“低价团”;在中餐馆食用“海鲜大餐”时多加小心,注意辨别海鲜质量。如发现有问题海鲜,务必不要食用;选择合法合规运营、消防设施齐全的宾馆入住。入住后,要首先熟悉宾馆内部结构,了解消防设施、疏散通道位置。入住期间,遵守宾馆规定,不要在非吸烟区吸烟,注意用电安全;乘车出游时,注意出行安全,尤其注意系好安全带。不要乘坐老旧、二手,甚至应予淘汰的“问题大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沿海城市游玩,切勿到结冰的海面上行走、玩耍、垂钓,以免发生意外。

  七、电子签证问题。持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电子签证来俄旅行的同胞,请严格遵守电子签证相关规定,以免出入境受阻:电子签证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必须与护照信息一致,获得电子签证后务必仔细核对;电子签证自签发之日起30天有效;持电子签证在俄境内最多可停留8天(从入境之日开始计算);电子签证有效期及停留天数不可延长;持电子签证只能在其入境口岸所在行政区(州、边疆区、自治区)内活动。

  八、消防安全问题。注意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提高防火意识;积极开展自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将易燃货品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在公共场所留意安全出口位置,如遇火情,及时从最近的出口逃生,切勿贪恋财物。

  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及时拨打俄报警电话(102)、急救电话(103)。如需领事保护与协助,请拨打外交部24小时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或与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联系(007-902-0780-873)。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互动与服务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