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新加坡华裔银行经理“换声道” 客串电台主持(图)

2014年07月08日 09:3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王牧童的正职是在银行帮客户做投资财务规划,在电台客串主持则是从少年时代以来的兴趣。(新加坡《联合早报》)
    王牧童的正职是在银行帮客户做投资财务规划,在电台客串主持则是从少年时代以来的兴趣。(新加坡《联合早报》)
    王牧童喜欢音乐,认为听歌本来就是个很好的解压方式。(新加坡《联合早报》/受访者提供)

  中国侨网7月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他的名字很特别――“牧童”,像他的声音一样令人印象深刻。提起这个名字,你也许会说:“G,我听过他的声音啊!”

  这位YES93.3的客串DJ,陪伴不少人度过周末时光,而像大多数广播员一样,大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更因为从事公共广播,他的声音你耳熟能详,但你却没听过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比如,你知道这位“牧童”来自中国哈尔滨吗?还有,你知道他的全职工作其实是银行的高级个人财务经理吗?

  银行和电台两种职场环境

  “是啊,银行和电台是毫不相关、没什么相似性的两种职场环境,”他说,“我的正职是在银行里帮客户做投资、储蓄和财务规划,在电台偶尔主持节目则是从少年时代以来的兴趣。”他把工作和兴趣分得很开,喜欢音乐的他,认为听歌本来就是个很好的解压方式。

  “牧童”,全名王牧童,27岁,道地“东北人”。10年前来新,在南洋艺术学院读艺术管理系,后赴澳大利亚入读莫道克大学,主修大众传媒,2010年底回到新加坡,就职于一家本地银行。“毕业前在澳洲我也不知道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只发出了一份简历,想不到回新加坡第二天就被银行安排面试,第三天收到回复问我要不要财务经理的职位。”他说。

  当时对金融和投资一窍不通,王牧童进银行花了两个月进行培训,因为要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要求的文凭和执照,过了一段挺辛苦的日子,但一个月之内,他顺利考到了所有证照。这听似轻松,可是要跨越不同专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进修,他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不是一般人能及的。

  “我现在的工作确实跟传媒没有关系,但我对传媒一直抱有热忱。”他这番话倒不难解释为什么平时工作已然繁忙,却仍抽出工余的闲暇时间,在电台用声音完成自己年少时的小心愿。

  刚来新加坡时才17岁,王牧童参加了“谁抢走我的麦克风”DJ选拔赛。“我一点经验也没有,只是中文比较标准吧,成绩揭晓连前三名也没进,老板冯慧诗却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她那时候想做一个节目《中国疯》,专门介绍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大胆让我和周崇庆一起主持。”王牧童到现在都感激冯慧诗的启用和周崇庆的帮助。

  《中国疯》刚开始是每星期半小时,反应不错,半年之后变一个小时,王牧童和周崇庆搭档主持了一年多,后来周崇庆变得很忙,冯慧诗就让王牧童“单挑”,于是他一个人一直主持到去澳洲留学。“是从2006年做到2009年底,我整个读书生涯因此变得精彩了许多,这段经验非常有意思。”王牧童说,“那一两年最红的就是《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那一时期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播得不少,我也有机会访问到韩庚、张靓颖、刘力扬、胡杨林等中国歌手。”

  当时中国的唱片公司会不定期寄一些歌手的唱片来新加坡,王牧童从音乐总监那里拿到专辑,聆听唱片、阅读文案后再加上感悟理解,在节目上向听众推荐这些歌曲,可以说开启了本地听众对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了解,很多听众也从那个节目记住了他可爱有趣的名字和他青春洋溢的声音。

  初到新加坡有点“水土不服”

  不过,回忆刚主持那一阵子,初到新加坡也不久的他着实有点“水土不服”。“我的尾音转换、声调、轻声,有些新加坡听众听了会不习惯,比如说‘因为’ 的‘为’,本地听众习惯四声(wèi),而来自中国东北的我惯于说二声(wéi),可这么说,听众就觉得有点怪,所以主管和同事常在发音上帮我纠正。”

  他甚至还因口语上的习惯,在播音时闹过笑话。“新加坡的口语里掺杂福建话、客家话、潮州话等方言,我曾在录音时讲:‘这个时候大家还在睡懒觉吧?’ 当我说到‘睡懒觉’时,同事们哄堂大笑,‘睡懒觉’字面上看来无伤大雅,但听来已经像是粗话了,还好节目是录播,所以被修掉了。另外就是报路况,有一些地名,比如Jalan Bahagia、Jalan Besar,临时出来一条路况消息,我一个人在直播间里也没办法去找人问,报得乱七八糟,不停吃螺丝。电台广播报路况,约定俗成是讲英文路名,这些我都得去学去读。”

  因此有听众写电邮说听得出他不是本地人,中文说得太标准、太字正腔圆,听不太习惯。在这一点上,王牧童很理解听众的反应。“听众的标准很单纯,就是听得舒不舒服。我知道我要入乡随俗,谙习本地人听得习惯的语言,我认真听同事的口音、语气、习语,慢慢来修来改。”

  在适应中学会转换

  顺得哥情失嫂意,王牧童这下似乎“矫枉过正”,父母和中国国内的朋友在网上听到他的节目之后觉得他挺“装”的,质疑王牧童:“明明是哈尔滨的东北人,为什么中文变成这样?”新加坡和中国用字遣词、文法语调上存在差异是事实,但广播语言和日常语言本身就有区别,因被“误解”一度沮丧的王牧童,在适应中也学会转换,跟父母、中国朋友说话时,就比较随性随便;而后期节目中,很多人听不出他是从中国来的DJ。

  重视跟听众真诚交流

  此刻极偶尔才在周末客串一回DJ,所以王牧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持时段,通常是周六周日下午或傍晚,有3到4个小时的值班播音。“这段时间要做什么,没有硬性规定,可以播想播的歌,但有一些要求,比如:同一年代的两首歌不可以连续播放;播了三首男歌手的歌,下一首就该换女歌手;什么时间要进广告也要计算好;另外,也得准备整点新闻、路况、天气、报万字票,还有比较常见的是另有DJ在户外有主持签唱会或公众活动,我要在直播间内录完一段电话连线的访谈,剪好录音播放。所以,除了播音,也做很多剪辑和导播的工作。”

  王牧童说DJ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或个人的心情,重点是点到为止。他笑言:“不可能贸贸然说出一句‘最近心情不好’,听众会疑惑:‘So What?’DJ要制造共鸣,要大概猜到谁在听广播、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说的内容要跟听众有关。比如,晚上有学生在听,我会聊聊校园话题;若是下班时间,就说说在路上的见闻,得重视跟听众的一种直接而真诚的交流。”

  他印象中,有位蛮“疯狂”的听众,这位参加过电台活动见过王牧童的男听众,有次在直播时“call in”约王牧童外出,反应机敏的王牧童在节目上委婉的跟这名听众说:“如果有机会,我们在电台的其他活动中见面吧。”

  王牧童理解听众的心情,毕竟自己也从小听众做起。“当我看到真正的DJ从收音机里走出来,当然兴奋啊,而且DJ是小众行业,所以多少会得到关注或崇拜,但DJ还是要有专业度。”

  直言因为播音,不但丝毫未影响工作,反而因越来越自信开朗,对待工作和客户都充满活力,也更会应对。银行的同事知道王牧童做过客串DJ,亦有客户在接到他的名片时认出他来。“当他们意识到听过我主持的《中国疯》,会很惊讶,我自己也小有成就感,因曾经的一个节目被别人所认识。而现在,好朋友的婚礼我会去担任司仪,朋友的一些活动我也义务主持。”

  王牧童坦言也很想把大众传媒的所学善加运用,他直言很多新移民面临“生存问题”,背井离乡来到异国,要先自足才能立足,“就算我以后要追寻梦想,也要先站稳啊。”(王一鸣)

【编辑:于小础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