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新加坡华裔女生自幼随父到云南扶贫 盼承父业(图)

2014年07月16日 10:4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穿上云南民族服装的陈纯恩,很感激父母所给予她的不一般教育和经历。(新加坡《联合早报》/邝启聪
    穿上云南民族服装的陈纯恩,很感激父母所给予她的不一般教育和经历。(新加坡《联合早报》/邝启聪 摄)

  中国侨网7月1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虽然距离大学毕业还有三年多,但来自新加坡的陈纯恩已经对毕业后的目标有了大致方向。修读南洋理工大学博雅英才工程课程的她,希望能够在明年修读土木和环境工程,之后像父亲一样,将自身所学用在扶贫工作上。

  南大于2011年设立博雅英才工程课程(Renaissance Engineering Programme,简称REP)。课程主任张瑞兴教授说,设立这一课程是为了吸引更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读工程系,但除了严格的课业要求外,这一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富有热忱、通过科技来推动变化的人才。在张瑞兴看来,陈纯恩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岁的陈纯恩和绝大多数新加坡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父亲陈来荣医生1996年携妻子和1岁的陈纯恩到中国云南省边境工作,一待就是15年,陈纯恩的童年包括与乡邻的大象嬉戏和骑水牛等经历。2010年,她全家回到阔别已久的新加坡,后来以优异的A水准成绩考入南大,并获选进入REP。

  REP最吸引陈纯恩的特点在于它内容广泛,除了工程科目,也包括工商管理等。学生可在四年半内获得工程科学学士和科技管理科学硕士双学位。陈纯恩说:“因为我想象爸爸那样,以后也去扶贫。在扶贫时,他不仅是医生,同时也是老师,要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管理项目,还要懂项目财务等。其实很多工作都需要我们拥有不同领域的知识。REP教我们很多东西,是很好的课程。”

  陈来荣在云南期间负责培训广大山村地区的医务人员,同时也曾协助一些新加坡学校在那里进行公益活动。陈纯恩正是从那时起,对土木和环境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有时我会和爸爸一同参与,中学或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在云南建学校、篮球场,或者清理河坝等项目。当我看到一座建筑从无到有,会很激动,也很感兴趣,比如环保厕所是怎么做的,我想要知道更多。”

  课程鼓励学生主动找机会

  今年5月中至6月中,陈纯恩在加拿大环保组织A Rocha农场参与那里的有机种植。热爱大自然的她为了找到这个假期工作机会,进行了大量的谷歌搜索,投函尼泊尔、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的农场,最终根据时间安排等因素选定了A Rocha。

  REP课程会在第一年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并修读管理课程,第三年会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或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并在当地寻找实习机会。陈纯恩说:“你想得到多少,全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REP的教授都很有成就,也有很多资源,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事情,就主动去找他们。自主性很重要。”

  人生是一段学习的过程。陈纯恩希望“毕业后可以帮助别人,也希望能向我工作的对象学习。扶贫的时候,你带去的只是一点点,而你却可以从当地人那里学到很多。”

  陈纯恩的童年生活比很多新加坡同龄人少了很多物质享受与舒适度,但她从不曾感到委屈,反而很感激父母所给予她的教育和经历。她说:“别人可能觉得我的生活很不一样,但对我来说,那就是我的生活。我很感激父母的用心,他们最关注的是我的品德与信仰。”

  张瑞兴说:“陈纯恩是个活泼的女孩,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在云南乡下生活时,她不介意公厕的肮脏,而是像酒店评星制一样,给厕所评一条虫、两条虫。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已经相当难找。”(王舒杨)

【编辑:于小础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